2013年05月31日 来源:南宁晚报—南宁新闻网 作者:陈蕾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昨日,“赤子丹心铸丰碑——南洋华侨机工文物图片展”特别展览在自治区博物馆开幕,通过历史文物向观众介绍了抗日战争爆发后世界各地海外华侨开展的抗日救亡活动。

  1939年初,在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的号召下,30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条件,参加到“南洋华侨回国机工服务团”。他们绝大多数在当时中国唯一的国际通道——千里滇缅公路上运送战略物资。为保障这条“抗战输血管”的畅通和最终战胜敌寇,他们立下了不朽功勋,其中1000多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此次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与厦门陈嘉庚纪念馆联合承办的“赤子丹心铸丰碑——南洋华侨机工文物图片展”便通过40件文物和61张背板,将陈嘉庚与南侨机工不畏艰险的抗战历史一一呈现。

  这些珍贵的文物,包括华侨登记证、驾驶证、纪念章,使用过的手表、行李箱、军用包及战时运输管理局奖状等。其中在一份1939年5月19日出版的马来西亚《光华日报》影印件上,爱国女青年白雪娇给父母留了一封信:“虽然我的力简直够不上沧海一粟,可是集天下的水滴汇成大洋。我希望我能在救亡的洪流中,竭我一滴之微力。”整封书信只有100余字,却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切热爱。

  展览时间:2013年5月30日—7月30日

  展览地点:自治区博物馆二楼西厅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