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发表学术论文331篇,获得省(自治区)部级以上成果奖励8项,新增1人为广西“八桂学者”,1人成为广西“特聘专家”……这是依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广西自动检测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获批建设仅两年多就取得的突出成绩。4月22日,记者从科技部门了解到,我区开展重点实验室培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11家广西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经过培育建设,科研实力稳步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才队伍建设获得较大发展。
为加强我区基础研究工作,培养相关科研人才,2010年12月,自治区科技厅启动该项工作,11家广西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获批挂牌建设。对这些基地,要求在建设期内,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和培育基地建设计划书的目标,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加强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努力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实验室环境和条件,保证实验室用房和仪器设备集中并统一管理。
两年来,通过各方努力,11家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果。这些基地通过依托单位、自筹等途径投入经费累计达1.85亿元;获得科研项目366项,资助经费总额9220.3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4项、国家科技部项目12项;发表学术论文107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32篇、EI收录论文103篇;共获得省(自治区)部级以上成果奖励40项,其中国家级奖两项,省(自治区)部级一等奖5项和二等奖1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8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2项。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11家单位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26人,占全部人员的57.5%,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48人,占37.7%。其中,两人入选广西“八桂学者”,两人入选广西“特聘专家”,两人入选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3人入选“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隆林县]扶贫开发瞄准十项重点工程
“以前路坑洼又弯险,种植的土特产根本运不出去,即使有商贩进村也只能贱价卖掉。现在好了,摩托车一响,进账都上百元。路通了,脱贫致富就有了希望!”日前,隆林各族自治县天生桥镇科沙村杨光才向笔者介绍了该村水泥路建成后的变化 【详细】
田阳县:科学规划 统筹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
田阳县位于广西西部、右江河谷中部,是区定贫困县,于2012年列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总面积2394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152个行政村,总人口35万,其中农业人口29 万,2014 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22581 户共75806人。 【详细】
大化县:整合资源 集中力量 强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自治区、市发改、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产城结合、打造首府生态民族卫星城”的工作思路,将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及产业开发4 项工作结合起来,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实施“大化 【详细】
都安县:从有土安置向无土安置跨越 以扶贫生态移民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都安瑶族自治县地处桂中偏西,总面积4095平方公里,其中石山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9%,辖19 个乡镇248个村民(社区)委员会,总人口70 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0万人,贫困人口大多零散居住于境内7000多个大小“弄场”里。20 世纪60 年代,迫于恶劣的自然条件,为生存计谋,都 【详细】
贺州市十大农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近5亿
今年以来,我市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建设以高效、特色、生态和外向农业为特征的特色种养基地,今年共组织农业(种植业)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10个,计划投资14.1亿元。截至4月初,实际开工项目7个,完成投资4.84亿元,完成投资占全年投资计划任务(14.1亿元)的34.5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