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19日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李广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广西书坛后起之秀屈则俭:异地办个展传播壮乡文化

今年5月,屈则俭将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开个人书画展。 李广明摄

  作品曾入围“全国书法展”(下简称国展)的广西籍书法家屈则俭,今年5月将应邀前往山东举办首场个人书法展,把独特的广西民族文化带到山东。近日,正在筹备个展的屈则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采访中谈起了他的书法情缘。
   
  少年有书法情缘 迷恋写字烧烂锅
   
  屈则俭很小便有书法情节,小学一年级,他就已经爱上了写毛笔字,这个兴趣引发了他最初的书法梦。上世纪80年代,因为写得一手好字,屈则俭进入当时的广西黎塘瓷器厂工作,在各种器皿上写字、画画。那时,不少火车上、家用茶缸上的图字出自他之手。当年,工厂里有很多擅写字作画的长辈,他们大多后来也成为了书画家,屈则俭把握住机会,虚心求教,得到了不少指点。
  
  1997年,他进入宁明县文化馆工作,开始以书法为生。为练字他闹出不少趣事。屈则俭把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写字上,生活上则是“得过且过”。他经常简简单单地吃完三餐,然后腾出更多时间练字。有一段时间,为图方便,就直接热粽子来当饭,一边热着粽子,一边回到书房写字。有一次,他竟忘记了厨房里还热着粽子,当闻到一股焦糊味飘进书房,他还以为是谁家着了火,后来才发现是自己家锅烧穿了。这种事接连发生了好几次,屈则俭打趣地说:“我们家的锅都被我烧坏了好几个,后来我煮东西在旁边练字,每次都必须写两个字‘关火’。”
  
  多次投稿遇挫折 入选“国展”获肯定
   
  作为中华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广西书坛的后起之秀,屈则俭的作品入选了不少书法展并荣获大奖。受到肯定的同时,他也遇到不少挫折。早些年,他不断地投稿,却常常石沉大海。总结起来,他觉得是那时自己太随意,看见征稿启事,没有做好充足准备就投稿。每次的失败他都当作一次学习经历。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广西书协为了备战第十届“国展”,特别开设了集训班,屈则俭便是重点培养的几位书法家之一。为期一个星期的培训,每天都从早上8时写到晚上11时,屈则俭在高强度的练习中与其他高手不断交流心得,他的书刻作品《君子不器》成功入围“国展”。入围“国展”是屈则俭一个新的起点,他多年的书画梦想得到了认可。
   
  中年带着“刘三姐” 到山东首开个展
   
  每个书法家都有一个开个人作品展的梦想,经过多年的努力,屈则俭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受山东高唐县书协之邀,屈则俭将于5月带着50余幅书法作品到高唐县开个展。

  据屈则俭介绍,他此次展出的作品除了自己多年的代表作之外,还有特别以刘三姐为主题创作的系列作品。他说:“刘三姐是广西的文化符号,全国各地人民都很熟悉,这次我不少作品将加入刘三姐的元素,比如写刘三姐的故事,希望山东的朋友能从我的作品中了解广西的文化。”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