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最大的民生就是教育”,在靖西县采访,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百姓都不约而同地表达出了自己的看法。
地处边陲的靖西县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人们一直沿袭着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多年来,人们把读书看作是提高素质、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教育在这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于是,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加大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资源,让学生享受平等教育在这里就成为了最大的民生工程。
“好的学校都要被挤爆了!”
每到开学前,许多家长为把孩子送到哪个学校甚至哪个班级绞尽脑汁,人们甚至形象地把这个称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那些拥有优质资源的学校就成为了争夺的对象。一位校长说,每到开学期间,甚至可用“惨烈”来形容。
“过去每到开学期间,我的手机都不敢开,因为谁都想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来,方方面面的人都在通过各种途径来打招呼,都要被挤爆了。”靖西县实验小学的一位领导对记者说。
靖西县实验小学是县城条件较好的学校,在没有实行分片区招生之前,该学校不堪重负,大班额的记录不断被刷新,只有54平方米的教室,人数最多的时候有80多名学生,连教室门都无法正常开关。这样的大班级,不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这么多学生,老师怎么可能顾得过来,更别提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了。
2004年以后,靖西县的城镇化进度加快,原服务区居民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纷纷到各开发区购房或建房居住。靖西县城区人口已从改革开放前的2万多人剧增到现在的12万多人。城市人口剧增与教育配套设施滞后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其中城区小学服务居民范围仍然是1969年以前所建的学校规模,基本沿袭了生源自由择校、远近混杂就读的招生模式。改革开放后,也没有增加新建或扩建学校。由于居民跨社区迁移情况很普遍,学校服务区域已经模糊不清,给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同时,大量外来进城务工人员的涌入,致使大量的非城镇户口儿童随之涌入县城学校就读,导致城区学校学生班额超编严重,班均学生人数高达60人以上,最大班额数竟达80人以上。
与此同时,那些条件较差的学校却没有招到足额学生,比如靖西县第五小学,原来是靖西县新靖镇管辖的一所村级小学,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周边环境复杂。学校只有一幢低矮的教学楼,活动场地不足、教学设备紧缺,百余名学生。住在周边的村民,宁愿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其他学校就读,也不愿意把孩子送到该校就读。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环江县:采取“六重”举措力促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有序推进
环江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也是广西28 个国定贫困县之一。全县辖12 个乡镇、148 个行政村,总人口37.8 万人,有壮、毛南、苗、瑶等13 个民族,其中毛南族占总人口的15.8%。2014 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共23502 户82158 人,开发扶贫任务十分繁重。 【详细】
大新县:搞好扶贫生态移民工作 加快边民脱贫致富步伐
长期以来,我县紧紧围绕“旅游业主导、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坚决贯彻落实区、市扶贫生态移民政策精神,把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作为边境群众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详细】
龙胜县:因地制宜 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作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越城岭山脉西南麓,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地无三尺平”的称谓,是湘西南、黔东南与四川进入广西之咽喉与物资集散地,属于欠发达、欠开发地区。农村贫困问题尤其突出,且与生态环境问题相互交织,成为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最多、贫困 【详细】
[南丹县]推动扶贫生态移民工作再上档更进位
4月29日,南丹县召开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推进会,传达贯彻4月27日至28日在河池市召开的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精神,对全县扶贫生态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推动扶贫生态移民工作再上档、更进位。覃荣化、覃荣葵、邓小华、韦红梅、梁瀚文、罗宝益、郑剑、卢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