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下午,北流市新圩镇“赵氏文化屋”外,阳光澄澈,温度正好。88岁的赵盾老人坐在门口,沐着阳光,看着又有几个少年笑着走进书屋,他欣慰地说:“年轻人,多读点书好!”
这是一栋崭新的小楼,大门口竖着一块小黑板,上书几个粗粉笔大字——本屋书展(10月3日-7日)、二楼。
走上二楼,推开大厅的门,眼前立即出现了一个“小书店”。近10张木桌在屋中央围成长方形一圈,桌上整齐地摆满了书。四周坐着七八个初中生模样的少年,还有两个不足10岁的儿童。“本来想去网吧玩的,看到这个书展通告就来了,没想到有这么多好书呢。”13岁的初二学生小陈津津有味地翻着一本小说。
屋内书籍有2000多本,皆是赵老多年珍藏。从书目看,图书种类繁多,既有小说、摄影、历史、文化等书籍,也有诸如《十万个为什么》等儿童读物。
为筹备这次书展,赵老耗费了巨大心力。书展前几天,这位头发雪白的老人忙得不亦乐乎,打印了上百份《书屋开放启事》,亲自张贴、散发到新圩镇的大街小巷和几所学校。最终,在做教师的女儿的帮助下,赵老的书展在10月3日正式开张。当天参观者众,包括许多学生,这让赵老乐开了怀。
“我这把年纪了,办这个书展不为名、不图利,只因为有这么多好书,就想跟大家分享,同时在社会上倡导读书的好习惯。”赵老说。
其实,从今年年初开始,书屋就对外提供借书服务。赵老拿出一本借书登记册,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借书信息。平时老人常住南宁,借书事宜都是女儿帮助打理。
原来,赵老是一名老报人,曾担任玉林地区《大众报》(现《玉林日报》的前身)副总编辑等职。1963年,他调到广西日报社工作,退休后一直保持阅读习惯。看到当前不少年轻人沉迷电脑游戏,读书风气渐淡,这令他感到忧虑,于是有了回家利用藏书办书展的念头。
夕阳西下,眼看着最后一天书展就要结束,赵老的神情中流露出几分依恋。“这书展,我以后还会再办的。”他说。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2014中国图书展销会在雅加达举办
11月1日,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承办的2014中国图书展销会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开展。由甘肃、广西、重庆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成的中国出版代表团一行参加书展。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