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9月25日 来源:丹泉集团宣传信息部  作者:黄佩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丹泉酒这个词我是早些年前才听说的。有一次,我约在南宁工作的兄长小聚,兄长随行带了一瓶酒,上桌时拎了上来,说是南丹的丹泉酒。
    
  我仔细打量了一下,此酒包装不怎么起眼,纸盒纸质一般,印刷工艺陈旧,表面还有些蚀脏。兄长进一步解释说,这酒放置有些年头了,酒厂早已停产,但还有些存酒,是县里的同学送的。我想,既然是老酒,又已经带来了,那就喝吧。不过,因为此前我几乎对这个酒没有什么印象,所以酒品如何还是心存疑虑。
     
  第一杯酒上口,在嘴里停留数秒之后,便徐徐下咽。最初的感觉是这酒度数不低,上口时醇中略带点苦味,但不呛鼻,下咽时喉咙比较舒润,是酒气向下的那种。当时我就断定,这酒不错。果然,我们三个人喝了一瓶之后,都感觉还有进一步喝下去的兴趣,但因离兄长家远,不忍心让他再去续酒,只好改喝别的酒了。
     
  想不到多年以后,我又喝到丹泉酒了。先是喝一种中低档酱香型的,感觉一般,有些像郎酒。后来又喝到一种卖一百多块钱的浓香型酒,居然喝醉了,没留下什么太深刻的印象。再后来,丹泉酒被某大人物宣布为广西接待用酒了,我喝丹泉酒的次数也就多了。
     
  或许是我平常能喝到的丹泉酒档次不高,或是陈存的年份不够,这酒给我的感觉还是有些混乱。从口感上说,同一种牌子的酒喝出不同的口味,这颇让我不太习惯。从身体反应来说,同一种牌子同一种度数的酒,不仅舒适度不一样,感受也大相径庭。这种对丹泉酒的感觉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我终于等到了一次真正了解它的机会。
     
  不久前,我怀着一种尝试的心态来到丹泉酒厂。之前,曾有一些酒友吹嘘,他们来到丹泉酒厂喝到了多种不同年份的酒,感觉又如何如何的牛逼。对于这些酒友对丹泉酒的评价,我总是抱着怀疑的甚至是审慎的态度。这次我们来,接待的规格不算低,我想应该可以喝到好酒了,果然如此。
     
  在去南丹的路上,酒友们的关注点是我们这次能够喝到多少年份的酒。在大家的追问之下,领队只好模棱两可地说,应该可能喝到15年的酒。午饭时分,我们一行入住南丹迎宾馆,之后就到餐厅用餐。真如领队说的那样,上桌的正是15年的丹泉酒。这种酒不仅纸盒印刷精美,瓶子也相当大气。一口下去,口感果然不同于我以往喝到的丹泉酒。尽管是中午,也尽管我那段时间酒局较多且喝坏了胃口,但是因为主人的盛情和对这种酒兴趣,我还是喝了不少,直至有些醉意才离桌。酒后回房小憩,至下午三点时分,虽说没人叫醒,我居然能够自己起床洗漱,然后下楼上车前往酒厂参观。此时此刻,我除了头脸还有些微熏之外,脑子和神智几乎没有任何问题。我意识到,我喝到好酒了。
     
  在厂区,我们比较系统地观看了丹泉酒米香型和酱香型酒的生产流程,看了粮食如何变成了佳酿。在一间超大的酒窖里,我们看到了数以千的超大酒坛,以静默的姿态,迎候我们这些好奇的酒友。让我意料不到的是,在厂旁边的山脚下,居然有一个山洞,洞口上方崖壁上有一遒劲的“丹泉”雕刻红字。更令人称奇的是,山洞里果然有一眼泉,为了保持泉水的恒温,泉水未流出洞口就被抽水机抽出去酿酒了。走进洞口,一股清爽的凉风扑面而来,山洞尤如一台巨型的空调器,使温度保持在恒温状态。山洞保安严密,洞内藏有丹泉数十缸的陈年酒种。主人告诉我们,丹泉酒的出处不止于此洞,丹泉二字更得于晚唐桂林著名诗人曹唐的诗句。

  丹泉人

  我们在南丹近两天的行程,不仅更进一步认识了丹泉酒,也认识了好些个丹泉人。
     
  对于一个喝酒的人来说,和某一种酒交朋友比较容易,但和酿酒的人交朋友则比较难。因为,酒以自己的品牌进入市场后,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品质和价格与酒徒交流,而不是别的。某酒徒曾经在某个场合进行自我批评说,他之所以好喝酒,是因为酒好喝,而且喝的又是好酒。什么是好酒?这个不难界定,通常情况下,好喝的酒多半就是好酒。当然,有些好喝的酒未必就是好酒,反之,好酒未必就好喝。至少在我眼里,酒就是如此。但也有例外。
     
  我们在南丹吃了三餐丹泉酒业的酒,唯有一个人一直是喝丹泉米酒的,此人正是丹泉的吴总。也许有人不一定晓得,丹泉的酒分有数档,最贵的据说一瓶卖到两千多块钱,最便宜的仅有几块钱。作为丹泉集团的老总,吴总每餐喝的都是一瓶几元的米酒,这很让我纳闷。以我一个客人的眼光看吴总,他这样喝酒,要么是出于简朴,要么是故意做给我们看。南丹就有一些身家数亿的富豪故意穿解放鞋坐大奔,人家都说是故意做给人看的。后来喝酒时跟吴总聊,才晓得是一场误会。原来,吴总是不善饮烈性酒的,由于深受父辈的影响,也出于对米酒的爱好,他自己研酿了丹泉米酒,一方面供自己饮用,另一方面也抢占了低度酒市场。离开丹泉酒厂后的半个月时间里,我总共喝了几次酒,其中就喝了两次丹泉米酒,口感尚好,也不上头。这时我才悟出吴总为什么总是钟爱他的丹泉米酒了。
     
  丹泉还有一个精干的莫总,是负责营销的。乍看上去,莫总样子像个日本人,个头不高,偏瘦,短发,戴副厚眼镜,说话简洁有力,不罗嗦,口音也不大带本地腔。一看就是喝了不少墨水见过不少世面的人,特别精明,特别能干。莫总和吴总一样,他们不像县里的有些大款,言行都很谦恭低调。和吴总不同的是,作为一个卖酒的人,莫总的酒量惊人,频频拎起小钢炮,四处煽风点火,处处掀起喝酒的小高潮。
     
  尽管在丹泉的时间不长,但在与他们的领导层接触中,甚至是在参观车间与工人们交流的过程中,我都能感受到丹泉人的那种诚恳、守信、勤奋、睿智、向上的人格。之所以有了这样的人格精神,也才会有丹泉酒业的今天和明天。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icy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