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电话中把我写的《善良,让她如此美丽》念给张琬云听,问有没有不是事实的地方。她说没有,但又惴惴地说:“就是觉得你把我写得太好了,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
我说,我写是因为被她感动了。万一见不了报,我只有自己把文章打印出来,给她作纪念。她很高兴,说:“好啊!不能见报没关系,我本来就不想。”
那一刻,她的真实和质朴再一次感动了我。
曾经听过一个段子:一位大富翁,坐在温暖豪华的大饭店里享受美食,发现窗外有个乞丐在寒风中瑟缩,显然又冷又饿。富翁顿生怜悯,不忍再看,于是,他拉上了窗帘。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大多数人并不缺少一颗善良的心。可是,扪心自问,是不是我们的善心都能化作善行为什么我们的同情往往仅限于一声叹息,最多也就是“拉上窗帘”
善意是精神的,善行则是物质的;同情是情感上的共鸣,真正的同甘共苦,意味着损失自己实实在在的所有和所得。往往,我们的善意和怜悯,只停留在意识的层面而没有付诸行动。
然而张琬云用4000多个日夜的坚持,完成了自己从善心到善行的实践,把不忍变成了不弃。她不张扬、不图回报,甚至浑然不觉,一切出于自然。
有人会说,张琬云照顾的是自己的亲戚,事迹不够感人。是的,张琬云的举动,既不算尽孝也不属感恩,她只是把自己的善良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然而正是这分平淡,这分坚持,这分不以为然的付出,诠释了这位普通女工身上的人性之光,至善至美。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融安县]野生藤茶走向市场:《丑小鸭》变成《天鹅》
“别看现在的野生藤茶在市场上很风光,然而在5年前还只局限当地人自采饮用。”融安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梁国乾对记者说,若想知道野生藤茶如何从“丑小鸭”变成“天鹅”,还得到融安县长安镇大巷村野生藤茶试验示范基地看一看 【详细】
桂平市蒙圩镇: 无名桑葚摇身变成农民增收“新贵”
“我们村的桑葚越卖越贵,去年一开始一斤卖六块,卖到后面都涨到12块了。”4月8日,在桂平市蒙圩镇新建村,村民谢合团的桑葚地迎来慕名赶到的贵港城区的客人,开门见山的介绍起桑葚的“身价”来。曾经默默无闻的桑葚变成了农民增收“新贵” 【详细】
[昭平县]将“返乡潮”变成“就业潮”
昭平县黄姚镇巩桥村民梁森英今年不用像往年一样挤着班车去珠三角了。半年前,她离开深圳,在镇里一家手套加工厂找到工作。 【详细】
广西拟圈定不宜放生的水生动物 别让放生变成作孽
近日,自治区质监局对水生动物放生发布了地方标准《水生动物放生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范》),希望通过《规范》引导社会民众科学放生、文明放生,减少生物入侵途径、降低生态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详细】
[武鸣县]稻草变成“黄金” 农民每亩增收200元
“以前废弃在稻田的稻草,现在都是‘金子’!”1月6日,武鸣县双桥镇农民苏世泽在自家稻田边把稻草卖给前来收购的老板,收入1200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