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0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董文锋 韦义展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今年9月,自治区政府在南宁召开《加快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决定》等文件征求意见座谈会,向中医药民族医药界专家代表征求意见,希望推进广西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中医药文化建设,弘扬中医行业传统职业道德。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迎来光明。

  中医是一门具有极强传承性的医学,在五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广西区位优势突出,全区中草药资源丰富,约有4600多种,占全国中草药资源的1/3,在发展中医医疗、教育、科研等方面都独具优势。面临这样的区位优势,广西发展中医药事业、传承中医药文化该如何着手又有何经验可供借鉴

  为“窥探”我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中医文化传承的脉络,近日,记者来到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全区中医医院的“龙头”,其在发展和传承中医药特色方面率先做出了有益尝试。

 

  医疗服务诠释中医精髓

 

  中医医院区别于西医医院的显著特征在哪里就在中医药特色。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医医院该如何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让传统医学在新时期更好地为大众的健康服务

  探索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作为全区中医医院的“龙头”,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医疗服务方面所诠释的中医精髓,或许可为这种探索提供标杆。

  中医医院要树立自己的特色优势品牌,关键在医疗服务。记者走访了解到,该医院在各科室都建立有优势病种诊疗规范,在彰显中医特色医疗服务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疗效果,这让前来就诊的病人有了跟西医很不一样的体会。

  “中医中药的介入,能帮助病人减少西药用量,缩短病程,而且中医药价廉、实用,能迅速减缓病人的痛苦。”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陈国忠向记者举了个例子:“急性胰腺炎”去年被列为医院消化内科的中医药优势病种,这种病发病急而且疼痛难忍,中医治疗可通过药物灌肠的方式迅速消除毒素,这就减少了注射性西药的用量,极大地节省了病人的医药费用。

  同样,肝硬化作为医院肝病科的优势病种,通过医院特色的中医药制剂治疗,能有效地预防肝硬化发生,仅此一项技术就领先全区。

  “中医院姓‘中’,中医院的特色也在于‘中’,固其根本然后开拓创新。”陈国忠告诉记者,中医是开放的、包容的,不排斥任何有益的东西,保留原有的特色,满足群众就医特殊需求是中医的“本”。

  外人看来,外科手术似乎与中医联系不多,其实不然。

  “把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相结合,既发挥了中医的宏观辨证,又结合了西医的微观认识,能降低治疗的毒副作用,提高疗效。”陈国忠说,在开展外科手术时,医院医生会让病人在术前积极使用中药,调整病人的顺应性,改善病人的术前状况,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以保证手术的成功率。术后应用中医药,还可有效控制感染,促进刀口愈合,防止并发症。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特色,医院在保持较高的中医诊疗率同时,还充分发掘民族医特色和优势,开设了壮医、中医康复等特色诊疗中心,运用传统的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结合现代医学诊疗手段,中西合璧,赢得了大众的广泛认可。

 

  内外兼修传承中医文化

 

  “扶持中医、发展中医,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弘扬中医文化上入手,只有这样才能稳住中医的根。”去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医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于铁成教授来广西考察时,曾这样说。

  作为先行者,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结合我区中医药发展实际,着力打造医院中医药文化,建立起独特中医药人文环境,扛起了传承中医特色和文化的大旗。

  医圣张仲景的塑像、古色古香的凉亭,再加上“神农氏尝百草”、“李时珍问药图”等的砂岩雕塑,在医院的醒目位置有形式丰富多彩的中医文化走廊,使就诊者不经意间就能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

  “环境形象是中医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展示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平台。”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泰一直关注广西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他告诉记者,这种传统文化氛围,不仅让前来就诊者从直观上感受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也时刻提醒医务人员:我们是中医,一定要让患者享受满意的中医药服务。

  除医院内部物品和装饰要体现中医药文化内涵外,在外观方面医院也是花足了心思。医院新建的住院大楼就是采取的中国传统式的斜屋顶设计,楼顶“风雨桥”形式既体现广西壮族建筑风格,又与中医的阴阳五行相吻合,极具浓郁的中华传统特色。

  10月17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到医院调研,对医院打造中医药文化氛围的做法表示肯定。

  “中医药传统文化是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内在精神和根本。”医院党委书记李敏智告诉记者,充分培育和体现中医药文化,不仅是提高中医医院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也是中医药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

  “本来是抱着治好病的目的来的,但是从进入医院的那一刻,就感觉自己像是来到了中医世家,而且医院的治疗方式和护理方式都极具中医特色。”10月18日,前来就诊的南宁市西乡塘区退休教师彦仲业对医院中医特色颇感兴趣,他告诉记者,治病之余,还能让病人体验一把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记者还走访了我区另外几家中医院,也都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各家医院在打造中医文化、突出中医特色方面所做的努力。它们不仅为政府制定发展中医药政策提供了参照,也使传统中医药五千年血脉得以延续。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圆故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