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4月25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吴家宁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一个天性好动的小和尚在一条小鱼、一只青蛙和一条蛇的身上绑上沉重的石头,然后又把它们放到水中,看着这些小动物痛苦挣扎的样子,小和尚乐得哈哈大笑。孰料,被师傅看见了。第二天一早,小和尚醒来,发现自己的背上被师傅绑上了一块大石头,便哀求师傅把石头解下来,师傅问他:“你觉得小鱼、青蛙和蛇,它们身上绑上石头后是什么样的感觉呢?”醒悟过来的小和尚背着沉重的石头来到河边,捞起身上还背着石头的小鱼,却发现小鱼已经被压死了;随后他把青蛙身上的石头解下,把青蛙放生。他又捞起蛇,却发现蛇也死了……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让孩子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通过切身体验才会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及时改正错误,领悟人生的真谛。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犯了错的孩子面前,老师、家长经常苦口婆心地讲道理、摆事实,孩子当时听了倒是点头称是,可是一转身便忘得一干二净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孩子由于人生阅历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局限,他们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单纯的说理教育往往起不到较好的效果。

  如果能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体验教育,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寒、暑假期间,城镇的家长不妨带孩子回到乡下,让孩子亲身体验农民劳动的辛苦,从而培养其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态度;农村的家长可以适时适地让孩子们“走出去”,让他们去感受城市文明,引起他们对城市的向往和憧憬,进而鞭策他们好好学习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笔者所教班级的学生原来每逢劳动都不够积极,于是一次我布置他们和家长“换位”,每个同学做一顿晚餐给家长品尝。同学们听说是自己当“家长”,高兴万分,为了能做出一顿较好的晚餐,他们上街买菜、洗碗筷、向自己父母讨教炒菜经验等,忙个不停,切身体验到了父母的辛苦,懂得了“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这一道理,从那以后学生都热爱劳动了。

  此外,可以通过不定期开展主题班会,让孩子相互交流“体验教育”的感受。如让他们说说在体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及如何解决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之间通过交流增进了情感,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智慧的所罗门王说过一句话:“耳朵是听的,眼睛是看的,两般皆易忘,只有亲身经历过的才会刻骨铭心。”对一个初涉人世的孩子来说,如果能适时适地进行“体验教育”,定会在体验中进步,在体验中迅速成长起来。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