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4月0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梁宇广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家训是我国古代家族拟定,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著述家训是我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源最为深厚的部分。也是我国民族发展历史上的一种最具特色的文化现象。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家训内容与儒学精神的耦合,使传统儒学借重于传统家训得到广泛传播。

  六朝时期诫子书十分发达,颜延之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他所作的《庭诰》,是一篇优秀的散文,体现了他中庸雅正的儒家思想,将家训发展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

  颜延之作《庭诰》,为子弟设计处世方略,从志向的确立到待人接物等都做了详细规定。告诫子弟要立德立言,振兴家声。强调父慈子孝,兄弟友爱。要求子孙居家先交国家租赋,再考虑自己的花费,节俭度日,顾己惠人。交友的原则是“交义”。为人要谦虚谨慎,“不以所能干众,不以所长议物”。强调严于律己,对待流言飞语的态度是:“反悔在我,而无责于人,”强调“怀道”,正确处理“怀道”与“贫穷”的关系:“能以怀道为念,必存从理之心。道可怀而理可从,则不议贫,议所乐尔。或云:‘贫何由乐?’此未求道意。道者,瞻富贵同贫贱,理固得而齐。……况心得有优劣,身获仁富,明白入素,气志如神,虽十旬九饭,不能令饥;业席三属,不能为寒,岂不信然。”在此,颜延之对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的精神作了很好的阐释。饮酒的原则是要有节度,“可乐而不可嗜”。他还要自己的后人禁“奇服丽食”,要“节欲”,注意从饮食上养生,“称体而食”,“量腹而饮”。

  《庭诰》对颜氏子孙的影响颇大,颜之推所作、被称为“篇篇药石,言言龟鉴”的《颜氏家训》,不仅借鉴了《庭诰》的内容,而且《教子》、《兄弟》、《治家》、《慕贤》等篇,几乎是《庭诰》的翻版。

  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渐丰富多彩,其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最为人称道的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训等,至今仍脍炙人口。“家训”就其本义来讲,就是对本家族子弟后代进行家庭教育的教材,但事实上作用远不止此,而是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今天,人们在思考如何构筑现代文化、建立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已把深沉的目光投向传统家训。无疑,现代文明理所当然地包括了家庭文明;而现代家庭文明的建构,则不能不对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进行借鉴。因此,研究和探讨传统家训,就成为祖国文化遗产挖掘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由此,笔者认为,从立身和勉学的角度读一读颜延之的《庭诰》,对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阶段的青少年的成长,是应该有所裨益的。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