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2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胡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著名美术理论家、中国美术馆研究员陈履生11日在北京召开的“新时代·新广西·新画派——漓江画派作品大展”新闻发布会上说,漓江曾对20世纪中国很多著名画家如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等产生过影响很大,漓江甚至成为他们画风的一个主流性、标志性题材,这是中国美术史上值得研究的一个现象。

  漓江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漓江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渊源,使得漓江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学术上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据陈履生介绍,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漓江并不占有什么地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地处偏远,不在主流的文化圈中。但到了20世纪,借助现代文明的工具,中国画家得以涉足万水千山,而漓江秀丽的风景、风情对他们的画风、画作产生了深远影响。1905年,第一次到桂林的43岁的齐白石就被桂林和漓江深深迷住,不禁写诗叹道:“老夫看贯桂林山”,并留下了不少表现漓江的国画佳作;1928年,65岁的黄宾虹赴桂林讲学,桂林山水也成为他以后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尤其是20世纪40年代,桂林作为中国抗战的大后方,集聚了一大批著名的文化艺术家,徐悲鸿、关山月等都在这个期间留下了一批成为他们主流画风的标志性作品。1959年,李可染到桂林写真后,漓江系列作品遂成其一生创作的经典题材;著名画家白雪石先生曾四次长住桂林写生,成为中国美术界的佳话。

  陈履生认为,特殊的地形地貌和特殊的文化区域对20世纪中国美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具有明显地域性几个有影响的画派推动了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发展,如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江苏画派、长安画派。这个特殊的现象其实是延续了中国古代地域性画派的文化传统。地方性的画家集聚在一起,共同探讨相关的艺术文化问题,使得这个地方的艺术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形成了美术史上所承认的地方画派。近20年来,漓江画派的逐渐发展与成形,更是中国美术界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据悉,“漓江画派作品大展”13日上午将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时间两周。展品既有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李可染、白雪石、宗其香等20世纪中国著名国家表现漓江的精品画作,也有包括阳太阳、黄格胜、郑军里等当代漓江画派领军人物的代表力作,共计250幅作品。13日下午,中国美术馆还将举行“现代南方新田园诗画风——漓江画派作品研讨会”。作为中国美术馆学术一部主任、漓江画派作品大展主持的陈履生称之为“漓江画派以及表现漓江作品的全面展示,亦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次集中梳理。”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