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5日 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杨力叶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12月6日、7日,桂林市首届十二县专业艺术团体彩调邀请赛在临桂影剧院举行。来自桂林市12个县的专业文化团体带着自己擅长的剧目,参加了邀请赛。连续两天,整个临桂县都沉浸在彩调这一快乐剧种所带来的快乐当中。

    桂林市开展这种彩调专业团体的聚会还是首次。一直以来,彩调一直活跃在民间。每到节假日,由民间自发组织的彩调团队就会搭台唱戏,吸引无数观众。由各县文工团组织的文艺下乡节目中,也必有彩调。彩调在桂北山区很受欢迎,因其以幽默诙谐著称,被称为“快乐的剧种”。各县彩调交流也多以民间的形式进行着,但是专业层面上的彩调交流聚会却还没有。

    市文化局为了丰富桂林市群众文化生活,切实加强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与临桂县人民政府和广西区剧协联合举办了桂林市十二县专业艺术团体彩调邀请赛。这是首次大型的、在专业层面上进行的彩调艺术交流活动,在桂林彩调史上属于空前的规模。6日早上各县专业团队报道的现场,热情的拥抱和笑脸成了感人的画面。他们纷纷感叹道:“这是一次久违的聚会。”

    本次邀请赛的一个亮点就是多数剧目都是现代剧新作,在参赛的14个剧目中,有10个剧目属于现代剧,占3/4,显示了各县团队创新的眼光。现代彩调剧内容也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网吧题材、新农村建设题材、城乡清洁工程题材等都有。

    荔浦县的彩调《我家他家》讲述的是两家邻居因不清扫家门前的垃圾而闹矛盾,发展到最后两家一起科学发展农业的故事。由于演员在剧中唱腔语言平实生动,诙谐幽默,令观众觉得很亲切,经常会心一笑,报以热烈的掌声。桂林市彩调团团长、本次比赛的评委曾定国认为,《我家他家》表演的时候,台上台下都很热闹,真正是喜闻乐见,把彩调这个快乐的剧种表演得淋漓尽致,这是因为他们表演到位,题材也抓得好的缘故。

    本次比赛奖项是按照国家戏剧奖项设置的办法设置的,但是在颁奖的时候进行了变动:优秀剧目奖改为剧目创作奖,只评出了2名,原来计划评3名,对原单项奖中的剧目创作奖改为编剧奖,原定的优秀演出奖改为优秀表演奖,由14个获奖名额增为19个。

    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长杨俊新解释说,经过变动,会更加符合桂林彩调比赛实际的需要,这是根据专家评委的指导性意见作出的决定。比如原定导演奖有3个名额,但是由于县级导演的力量比较弱,在作品的编导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县级团体涉及到体制问题,没有编导,许多节目都是自编自演。专家评委们综合本次比赛各位编导的作品,只评出了一个导演奖,由荔浦县文工团的苏恒获得。

    杨俊新说,不管奖项变动如何,本次比赛的目的是加强各县专业团队的友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让彩调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继续受到老百姓的喜爱。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