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6日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作者:龙 杰 赖海峰 陈 宏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本网讯:  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人有"中国的犹太人"美誉,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一亿多客家子孙,以其聪明智慧、刻苦耐劳、求学创新的优秀特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令人瞩目的深远影响力。广西博白县是中国客家第一大县,在160万的总人口中,客家人就超过100万,世界杰出语言学家王力,被毛主席誉为"江南才子"的广州第二任市长朱光,中国权威法律专家原国家司法部长邹瑜,"神州六号"发射前的最后检测官、航天专家、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司令员刘庆贵将军,清末民初抗法名将、民族英雄刘永福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博白客家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历来就是海内外各地客家人及热心喜爱客家文化的人们关注之地。今年10月底,作为半个客家人,笔者有幸参加和观摩了第二届博白客家文化节,与众多与会者共同深切感受了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永恒精神,深刻体会了博白政府和群众在节庆组织和运作方面独具匠心。

  本地人不关心,外来的不"感冒",这是任何节庆组织者都害怕遇到的尴尬问题。从9月份起,作为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白全县性的羽毛球,篮球比赛已开始,县长作为首发主力上场参赛,广大领导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客家人的集体意识、竞争意识、团队和顽强拼搏精神得到了最直接的展示。文化节的重头戏,吸引全县青年关注的"客家文化大使"评选活动选题和举办圆满成功,18名气质优雅、挚爱客家文化的"客家文化形象大使"从200多参赛优秀女青年中脱颖而出,全县人民期待她们能在文化节各场合中尽展客家子孙谦恭友善、足智多谋的品质。各种渠道的预期宣传中有着众多吸引人的经济和文化信息元素,令各地客家子孙和关注客家文化的人们充满期待。开幕式大幕未拉开,高潮效应就已经产生。

  原汁原味、韵味独特、变化丰富的客家山歌表演,体现了客家人在千百年来颠沛流离的迁移中,客家文化虽然融入了中原、百越、海洋等文化元素,但客家方言由于客家人恪守"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千古信条而得以完善流传,成为当代客家子孙彼此认同的文化符号。这就是客家人的"根",就是产生凝聚力和共鸣的"本"。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纷纷出场唱出客家山歌的海洋,显示了强大的传承和生命力,这就是客人家所说的有"命"。博白人独有的乐器"喃嘟"和舞蹈"铃刀牛角舞"这次被重点推出,"喃嘟乐"曲调高昂,铃刀牛角舞道具独特,表演生动,内涵丰富深刻,场面相当壮观。博白采茶剧团和杂技团是担负此次十大客家民俗风情表演重任的重点推介团体。博白采茶戏等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风情表演由县采茶剧团牵头联合其他文工团体、职校和中学生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节目越选越精,越来越好看,越来越有群众基础;博白有着"中国杂技之乡"美称,杂技团的精彩表演自然名不虚传;这两个团体在国际和国家级比赛中经常获得好名次,他们不但能走出去,而且还会走的更好,走的更远,因为世界各地期待着他们的精彩演出的不仅仅只是客家人。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刘三姐"中的刘三姐扮演者,"广西第5代刘三姐"王予嘉作为博白客家人应邀回到故乡并主持由广西电视台现场直播的客家风情专题文艺晚会,与众多歌迷现场对唱普通话和客家话等不同的语言版本山歌,起到了轰动的效应,是"客家民俗风情表演一条街"和客家风情文艺晚会达到高潮和成功举办的标志。这,就是人们说的有"戏"。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代表,不管是不是客家人,纷纷表示:去年来了,今年又来,以后还来,还要带更多的人一起来!

  打"经济牌"归根结底还是要打好"文化牌"。客家人善于经商是客家文化精神在经济活动中的最好体现,博白人自然就不例外。众多旅游观光观摩爱好者、各地商会等社团组织代表、旅游开发经营机构跟随来自各地的客家联谊会及客家文化研究会代表、高等院校客家文化研究专家以及广西玉林师范学院"客家文化教育"专题班全体师生深入王力故居、朱光故居、刘永福故居、深受客家人顶礼膜拜的尊师重教象征"古朴字祖庙"(耸立于八桂名校博白中学校内)、纪念有着感人传说的"中国古代美女"绿珠姑娘的绿珠寺、客家风情农家游的田间地头等开展客家文化的"田野研究",挖掘感受客家文化在生产活动、教育、娱乐、节庆、祭祀等方面最有泥土气息的元素,"永不落幕的客家文化节"这张"文化牌"与地理上知名的"丹霞地貌"壮丽山水等点、线、面相结合,这条旅游线路更有吸引力,更有生命力,更有开发价值。最重磅的一张"经济牌"还是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荣誉称号的博白编织工艺品展示。充分体现客家人聪明才智的博白草编以成本低廉的天然植物芒、竹、木、草、藤等为原材料,设计精美潮流,工艺精良,被喻为"化腐朽为神奇"的工艺,30多年前就开始了农民生产国外订单的历史,产品广泛用于欧美、中东、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家庭、宾馆、办公、旅游、节庆和艺术装饰装潢等。2005、2006年连续两年实现销售额超10亿元,创汇超亿元的目标,直接和间接从业人数超过20万。在文化节现场展示一条街上,大门是28.8米长,3.88米高的塑料藤编长龙,门口矗立着中国最大的草编工艺品高6.5米,宽3.5米的"元宝形灯笼",还有数个不同颜色2.5米高的草编"奥运福娃"在欢迎您,数十个厂家展示销往世界各地的最新产品。超过400名的编织工人现场展示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工艺,聪颖的客家女技术娴熟,对许多行业专业问题随机不定人的提问对答如流,令到场的中共广西玉林市委书记文明等领导、客商十分满意。这种气势必能吸引世界各地的专业设计师、生产商和购买商,让这种独特的客家文化产品得以深远传播。

  作为地方政府,怎样打好"社会牌",博白县还是从打活"客家文化"这张牌入手。"尊师重教、刻苦求学"是客家人的优良传统,博白教育事业发达,各种职业学校、中学为社会输送数量众多的优秀青年,人力人才资源优势非常突出,这可为积极顺应广西玉林市积极向南发展,快步融入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博白已经由玉林市的边缘变成融入泛北部湾前沿的南大门良好发展趋势已进驻和即将进驻博白的众多企业提供可靠的用人保证。畜牧养殖业和种植业是体现客家人吃苦耐劳精神的两大产业。博白人养猪是出了名的,博白是全国畜牧业百强县、全国生猪大县、国家生猪活储基地、广西第一养猪大县,是对广东、海南、香港、澳门等地猪肉供应有着重大影响的"举足轻重"之地。博白县还是"全国良种水稻繁育基地"和广西林业大县,水稻、速丰林、水果、蔬菜等农林产品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质量优,远近闻名。再加上以编织业为龙头的加工和制造业,解决数十万人在家和就近就业绝对没有问题,而且收入水平高,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尽量避免乱找工、乱外流、乱打工、打乱工的现象,合理有序、健康的发展,避免了许多的社会矛盾。"更多男女青年、壮年人留下了,山歌有更多人的唱,更多人听;演戏有更多人的演、更多人看,客家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父母不在家的留守少年、留守儿童少了,收入多了,生活好了,社会管理问题就少了,而且少年儿童从小就能感受到客家文化的熏陶,其本身就是以个很好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怎么说,在中国的一个人口大县能利用客家文化传统优势,解决好几十万人就业的社会问题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中共博白县委宣传部陈宏副部长如是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