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06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王立芳 刘广铭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一具保存完好的墓葬人骨


               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崇左市冲塘贝丘遗址发掘现场工作

       今年10月以来,广西文物考古专家对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何村遗址、太平镇冲塘遗址这两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获得了大批重要文化遗物和遗迹,部分遗物及墓葬遗迹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考古发掘中较罕见。

  何村遗址位于左江的左岸,面积约1500平方米,目前已发掘500平方米,发现的遗迹主要为数量众多的墓葬。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发现超过50个个体,葬式包括厕身屈肢、仰身屈肢、俯身屈肢、屈肢蹲葬、肢解葬等。各具特色的墓葬,对于研究左江流域史前人类丧葬习俗、体质特征等方面的内容具有重要价值。何村遗址出土遗物丰富,包括石器、骨器、蚌器、陶片和大量水、陆生动物骨骸。出土的石器中打制石器占绝大多数,磨制石器较少;石器中研磨石器数量不少,其中大型研磨器为广西新石器时代遗址所不多见;蚌器以蚌铲为主,制作精美,尤以双肩蚌铲最具特色;骨器数量较少,种类有骨铲、骨锥等;陶器仅见几片陶片,主要为釜罐类器物。何村遗址出土的双肩蚌器和折肩陶器,在广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中较为罕见。

  广西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蒋新荣介绍,从发掘发现的遗迹和遗物初步判断,何村遗址年代当在距今6000年左右,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此次发掘为左江流域第一次发掘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大规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对研究左江流域乃至广西地区史前文化面貌尤其是贝丘遗址的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义。同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冲塘遗址发现于1990年,处于左江西岸的悬崖峭壁上。目前冲塘遗址已经发掘了100多平方米,出土有大量的螺壳、红烧土、炭粒、灰烬等,发现大量史前文化遗物,有石器、骨器、蚌器、装饰品、碳化植物果核及大量的水陆生动物碎骨,同时还发现十多座史前墓葬、多处用火遗迹及灰坑和石头堆遗迹等。

  专家介绍,冲塘遗址墓葬葬式清楚,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墓葬罕见,人骨保存完好,对研究该时期的人类体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一提的是,所发掘的墓葬中有一座女性墓,这名女性腹腔内有小孩颅骨及指骨碎片,推测小孩可能是胎儿,该墓葬主人因难产而死,此个例在广西史前考古中是首次发现,为研究史前时期人类的生育状况提供了重要案例。

  与何村遗址一样,冲塘遗址出土的石器较多,陶器少见;石器少见磨制石器,几乎不见打制的砍砸器,此现象对重新认识史前时期人类对生产生活工具原料的选择及使用提供了新线索。

  此外,考古人员还首次在贝丘遗址墓葬中发现有穿孔蚌饰随葬。目前,考古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