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06日 来源:南国早报 作者:甘宁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12月3日,南宁新添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除越南中央学舍区(广西南宁育才学校)总部旧址在本报曾作介绍外(详见本报10月10日5版《南宁育才学校旧址维修完毕》),另外两处文物保护单位——广西省土改工作团第二团团部旧址、南宁古城墙还不为广大市民所知。12月4日,记者从南宁市文化部门获悉这两处文物点的资料,为市民访古寻踪提供帮助。

  土改工作团:

  广西省土改工作团第二团团部旧址位于南宁市江西镇老口渡的麻子畲村。1951年末至1952年夏,中央派来的广西土改工作二团进驻麻子畲。该工作团成员可谓星光熠熠:有史学家胡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田汉、诗人艾青、国画大师李可染、清华大学教授吴景超和徐毓木丹、原联合国副秘书长唐明照、作家陆地等。此外还有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100多名学生。

  当时麻子畲只有几十户人,这些名人在此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长达半年之久,发挥各自专长宣传土改政策。这种“名人集中”的小村庄,在广西乃至全国都不多见,因此具有很高的保护和历史研究价值。

  现在,麻子畲还保留着这些名人当年住过的清代老屋,青砖青瓦,砖木抬梁。除了田汉居住过的房子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被拆之外,其余的都基本保持完好,为南宁的乡村增添了文化内涵。

  南宁古城墙:

  至于南宁古城墙,则位于车水马龙的邕江一桥北端,已经是许多市民散步的好去处。不过不少人还不知这段古城墙的故事。

  据资料介绍,南宁在唐代开始筑城墙,当时的范围位于今江北大道至凌铁村,沿市体育场、桃源路尾至古城路、纬武路。此后历代屡有修复。

  到了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南宁府大规模修复城墙。城墙高三丈一尺,厚二丈五尺。内外以青砖砌筑,中间填以黄土。共设东、南、西(苍西门)、北(迎恩门)四个门及另外两个城门。东门位于今共和路市电信大楼右侧,南门位于今中山路与南环路交叉处,西门位于今民生路与解放路交界处,北门位于今市工人文化宫。城区方圆4.5平方公里。1916年开始拆西北一带城墙,至1956年南宁古城墙大部分被拆除。

  现存的古城墙,城墙位于邕江一桥北端东侧,长约45米,保存较好。2005年南宁市政府对古城墙进行全面维修,把城墙修复到112米、高约12米。南宁古城墙与古代南宁的防洪古堤紧密相连,是南宁城建历史和城防史的见证。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