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5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朱新韬 杨立琼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足额享受到“两免一补”政策的学生安心地坐在教室求知学习,明亮的教室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偏远山区学校又迎来下乡支教老师的身影……金秋十月,横县教育事业呈现出喜人发展景象。

    近年来,该县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使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师资力量进一步加强,教育结构全面优化,推动了全县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富民强县  教育为先

    “教育是富民强县之本,办好教育是加快发展的前提。”基于这样的认识,横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该县千方百计挤出资金发展教育,每年凡涉及教育方面的工程、项目,只要上级有政策,总是不折不扣地按时足额配套到位。自1991年以来,累计筹集资金59746万元,全部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他们还根据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调整中小学布局,撤并教学点281个、初中14所。

    目前,横县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学校装备水平得到提高,学校建设得到符合标准。在“两基”攻坚中,校舍D级危房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新建楼房,教学设备综合配套,管理规范严格,使用注意实效,基本实现了初中具备计算机教室,小学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设备和教学光盘播放设备,以及成套教学光盘,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及成套教学光盘目标。

    此外,该县不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培育新型务工人才和创业人才,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他们整合县卫生学校、县农机校、县进修学校、农广校等资源,成立横县职业教育中心,利用国债建成3100平方米的综合培训楼,投入300多万元添置教学设备,开设电工、电焊、摩修、汽修、服装设计等20多个专业,加强了骨干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与广东等地10多个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

教书育人  教师为本

    横县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以优良的师资保证优质的教育。

    该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对中小学正副校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等进行全面“充电”,先后组织20多所中小学校长到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等5所市直名校进行跟班学习,并请来专家、市优秀教师给本县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和上示范课。

    选派优秀教师进行二次学习,积极搭建平台,让教师与课改专家零距离接触,邀请语文出版社专家严喜长、广西教研部专家曹毅冰、苏志贤等为教师们进行教材和专题培训,先后组织500多名教师到南宁、桂林、柳州、北海等地参加区、市组织的教师培训班。学成归来后,这些教师成了学校的教学骨干,担负起培养新教师的任务,同时带动一批教师一起成长,发挥了骨干作用。

    派教师外出观摩、跟班学习。2005年,该县还创六县六城区之首,实施了选派骨干教师到名校跟班学习项目。两年共选派3批85名骨干教师到南宁三中、二中、滨湖小学和市师范附小等,分别跟班学习三个月到一个学期,形成了乡镇优秀教师到县城、县级优秀教师到城区学习的两条培训链,为该县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该县始终坚持把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来抓。他们开展了以“铸师魂、修师德、树师表、练师能”和“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多次开展以职业道德、教育科研、教学操作常规、德育工作规范等为内容的主题培训活动。

    针对教师队伍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2005年,横县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合同管理”,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通过公开考试录用958名代课教师为公办教师,为教师队伍输入了新鲜的血液,稳定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

城乡教育  均衡发展

    近年来,横县把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该县开展城乡教师交流和送教下乡活动。从2005年开始,县教育局每年挑选一批思想素质好、教学业务精的县城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为期一年。一年时间里,送教的教师必须带一到两名“徒弟”,并面向全乡镇作专题讲座两个,上公开课四节,随时接受农村学校的教师听课,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送教教师的作用。2006年,该县又把单向送教变成了双向交流,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农村学校也选派骨干教师到县城学校锻炼,扩大了交流面,进一步促进农村教师素质的提高。

    其次,选拔优秀骨干教师组成县级学科中心组,深入全县各乡镇学校开展课堂教学交流活动,送课下乡。中心组成员由各门学科优秀教师组成,专门下乡开展教学活动,在半天或一天的时间里,说课、开课、评课,言传身教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组织获得市级以上奖项的课例,送课到教学薄弱的乡镇,进行展示、上示范课。

    另外,采取“一帮一”的方法,帮扶偏远山区学校与县城学校结成对子,尤其是在师资培训提高方面,得以经常性的切磋交流。横县县城所在地横州镇是一个大镇,该镇4所小学和2所中学都是全县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为了发挥这6所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该县要求这些学校与偏远的镇龙乡、平朗乡、新福镇等建立帮扶关系。通过送教、支教、手拉手、同台献艺交流等方式,提高这些乡镇学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