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8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陈 坤 许 恒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上联:供监成网用药安全益众;下联:经营连锁供需互惠双赢。横批:康民益众。

  这是百色市靖西县果乐乡亮卜村外塘屯麒麟药店门口贴着的一副对联。

  近年来,靖西县作为全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在“两网”建设中成果斐然。

  药店开到门口 小病足不出村

  靖西县地处革命老区百色市的南部,农村人口占全县95%以上,分布在2300个偏僻落后的自然屯。

  龙临镇龙满村大满屯离镇上有山路10多公里,山路崎岖。以前,谁家老人小孩有个感冒发烧,要么找不法游医买药,要么费尽周折到镇上就诊,极不方便。为用上安全药,很多村民往往会选择到镇上或者县城医院,更多村民则无法避免地使用劣质药或假药,既拖延了病情伤害身体,花费也高。

  对此,村民黄安胜感受颇深。1999年冬季,母亲感冒了,在不法游医手上买了点感冒药,折腾数日病情不见好转,无奈之下,只好辗转送到县城医院就诊。结果,小病拖成大病,住院半个月。后来证实,当时所买感冒药系劣质药。

  不法游医的危害外加恶劣的地理环境和落后的传统观念,很多村民有了病痛就是求神拜巫,或者找草药,刮痧放血。黄安胜告诉记者,自从药店开到村里以后,村民们吃上了放心药,这种现象才没有了。

  记者来到龙临镇大农村村级规范药房时,店主岑业兵正在整理药柜,进行药品养护。他告诉记者,现在店里有乡村常用药近百种,村民们有小病习惯于在家门口购药。上个月,他的药店销售额近3000元,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0%。

  如今,像大农村这样的药店,靖西县有138家,覆盖率达100%。

  游医渐行渐远 农民用药放心

  一辆摩托,一个药箱,走街串户。以前,不法游医通常用这种方式兜售药品。而他们兜售的药品往往无质量保证。

  果乐乡亮卜村外塘屯的农蓉毕业于百色市卫校,由于有些医疗常识,毕业后她回乡当了村医。说到不法游医,她深恶痛绝:“以前,农村医药市场得不到开发,使不法游医有机可乘。连我们这些受过一些医疗教育的医生有时候也会买到劣质药品。至于村民们则经常从他们手上买到假药。”

  现在,农蓉除了村医的身份外还身兼果乐乡亮卜村外塘屯药品监督信息员。她的日常工作是做好药店配送药品的验收和记录,一旦发现有假冒伪劣药品便可有据可查。

  作为监督信息员,她还身负检举揭发不法游医兜售假药行为的职责。去年5月的一天,一不法游医向村民兜售避孕药,价格比村口药店便宜很多。一个热心村民悄悄将药拿给农蓉求证,看了包装后,农蓉发现假冒痕迹十分明显。她一边要村民稳住不法药商,一边打电话给镇上“两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很快,稽查人员赶到现场将不法药商逮个正着。

  “信息员就像药监部门的‘眼睛’,有了这些‘眼睛’以前处于隐蔽状态的不法游医,现在完全暴露在我们的视野中,消灭了监管盲区。”该县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副局长农邦祥坦诚说道。为规范农村医药市场,让广大农民用上放心药,靖西县成立了创建边境食药监管示范长廊活动领导小组,靖西分局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加大监管力度,着力创建以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为轴心、以乡镇级食药综合监管站为枢纽、以村级食药综合监管点为连接的三级食药综合监管网络,提升了一线食品药品监管水平。

  据统计,自“两网”建设以来,靖西县聘请了信息员122人,协管员46人。2002年至2006年该县在查处的146起涉药案件中,协管员协查38起,信息员提供案件线索45起。

  除了协管员、信息员的监督外,给不法游医最大打击的是连锁经营形式的“药品配送网络”。

  “是政府部门主导的市场手段击败了不法游医!”该县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这样概括。现在靖西全县138家村级药店全部实行经过GSP认证的药品经营龙头企业统一配送,药监部门只用管住龙头,就可以杜绝假药和劣质药。这样的药店出去的药安全又放心,慢慢地树立了市场品牌,农民朋友们自然会选择到连锁药店购药。

  城乡同质同价 药商农民双赢

  一盒金嗓子喉宝,在靖西县城药房里的标价是4.8元。在大农村村级规范性药店的价格也是4.8元。

  而在以前,由于山高路远药品使用量小,运输成本高昂,农村的药品价格往往比县城高20%。

  如何实现“城乡药品同质同价”?

  靖西县在药品供应方面,推行“龙头企业+乡镇卫生院”药品配送模式,当地药品批发企业参与药品直接配送,分别与上游供货商和下游卫生院、连锁药店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实行城乡药品“同质同价”。目前,全县有14家药品批发企业参与配送。共有8个区域性配送中心,药品供应覆盖率为100%。全县已形成了以涉药人员为主,药监部门为监管核心,县、乡、村、屯四级上下齐抓共管的药品监管网络和由药品批发企业为主供应渠道、村卫生所为主供应网点的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实行统一配送连锁经营后,配送企业与上游供货商和连锁加盟店分别签订了药品质量保证协议。于是,药品质量同时处在药监部门、企业、协管员和信息员的多重监督下,一旦发现问题,则可以追溯到源头,及时处理。

  采用这种模式,农民看病成本降低,实惠看得见。这是否意味着药商让利或者亏本经营?答案是否定的。

  龙康药业有限公司是靖西首家通过GSP认证的医药批发企业,也是参与靖西县药品统一配送企业中最大的一家,在138家连锁药店中独占73家。公司总经理黄冠华笑着告诉记者,2001年公司农村药品销售额只有2390万元,去年则增加到3815万元,总利润年均增幅超过10%。

  如何做到这一点?黄冠华的秘诀是:降低运输成本,让利多销。

  公司用3条药品车辆配送专线(靖西-三合-南坡、靖西-荣劳-吞盘、靖西-同德-武平),药品配送网络辐射到整个县的73家公司连锁加盟药店、53个乡镇卫生院、407个村卫生所、29个个体诊所,药品运输成本大幅降低,农村药品需求也逐步得到满足。“所以,‘城乡同价’不但不会降低企业利润,通过规范管理,还增加了企业利润。”黄冠华如是说。

  “实行农村药品统一配送以后,企业也会承担一部分农村过期药品回收的管理工作。”黄冠华介绍,公司为降低经营成本,避免药品过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制订了“近期药品催调制度”。在药品到期期限的3个月前,公司统一制作一份清单,然后发放到各个连锁加盟店,催促各加盟药店将没有卖完的药品尽快回收到公司总部,然后,调剂到销售情况好的加盟药店销售。仍然销售不了的,由公司统一退货。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