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09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8日举行的2007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容小宁厅长就"如何在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交流合作的实质性推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了专题发言。

  容小宁在发言中说,中国与东盟山水相连,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唯一有陆地和大海相连的省区,是中国与东盟双向沟通最便捷的交通枢纽。广西与东盟各国交往密切,民族相近,文化相通,习俗相似,人文交流历史悠久,彼此间的友谊、合作不断加强。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并成功地举办,广西把握住了这一历史性机遇赋予的地缘战略新优势,积极执行和落实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与东盟秘书长王景荣共同签署的《中国-东盟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每年举行一次的"10+3"文化高官会议以及部长会议等中国、东盟领导人达成的协议和共识,精心组织开展与东盟各国地方间不同层次、各种形式、多个项目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为中国与东盟未来更加广阔的文化交流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距离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实施日益临近的时候,广西提出关于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发展、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建设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合作新格局的战略构想,得到了中国和东盟各国领导人的肯定或好评。这一战略构想,必然为广西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开展与东盟各国地方间的文化交流合作注入新的动力,也必将进一步充实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双边和多边高层次文化交流合作的内涵。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资源丰富,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加强双边和多边的文化交流合作,反映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各国人民的美好愿望和共同期盼,编制并实施《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合作发展规划》、《中国-东盟文化产业互动计划》的条件和时机业已成熟。我们相信,实现这两个文件的目标,对推动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进一步加深中国与东盟各国人民的世代友好,将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容小宁在发言中还提出诚挚希望:在文化旅游、艺术巡演、文化产业园区开发、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展示、文物展览、媒体合作、文艺人才培训等领域,不断拓展与东盟各国地方间文化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并建议着重开展以下双方交流合作的具体项目:

  ●实施文化旅游演艺项目。以合资或其他合作的方式,把中国境内发展成熟的旅游演艺模式如桂林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等,因地制宜地移植到东盟境内的一些景点,共建旅游景区山水实景演艺、旅游活动复合型演艺、旅游剧院特色演艺、旅游院线连锁演艺经营等项目,形成双方多种互惠形式的文化旅游演艺产业链。

  ●开展文化巡展项目。广西文化部门可以率先与东盟有关地方文化部门联手合作,开展"中国-东盟文化行"双向巡展活动,可先沿着南宁-河内-金边-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的经济走廊,形成巡展的亮点,然后由线到面,依次向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圈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巡演辐射,加深双方国家和人民对对方文化艺术的了解和认识。

  ●建立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园区。在东盟国家的中心城市和中国的广西南宁,建立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园区,由双方共同投资,建立合资企业,吸引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提高产品研发创新能力,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文化艺术产品,使园区成为批发、销售对方特色文化艺术产品的集散地,扩大当地的就业,带动双方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进行文化人才培训合作办学项目。深化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合作,首先是文化人才的交流合作,加强双方文化人才的培训至关重要。可先在双方条件比较成熟的城市建立合资和合作的文化商业学院,招收双方的学生,开设文化创作、艺术编导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系统课程,介绍国际上先进的文化创意产业经验,同时组织双方专业人员和师生,进行互访和参观学习。采取订单培训、委托培训、留学等方式,培养文化管理、文化创作和文化经营等专业人才。

  ●开展媒体合作项目。双方合作开办广播、电视(无线、有线、网络、新媒体)栏目,共同开发数字化的内容和节目,以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形式增进双方人民的心灵沟通,促进双方广播电视等媒体业的发展。

  ●举办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博览会。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博览会,汇聚中国和东盟各国优秀精美的文化艺术品,开展展览、销售、洽谈、拍卖等活动,建立双方政府和企业在文化产业领域的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开发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产品市场、文化要素市场和文化消费市场。

  ●实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开发项目。尝试组建中国-东盟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推广销售网络合作实体,把广西特有的画扇、绣球、三皮画、壮锦等工艺美术品推介销往东盟各国,把东盟各国特有的工艺美术品推介销往中国,逐步建成面向双方市场乃至世界市场的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的销售网络合作企业联盟,扩大产品销售覆盖面,促进工艺美术产业做大做强。

  同时建议建立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合作新机制:

  ——制定一个多边合作规划。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并不断修改完善《中国-东盟文化合作交流规划》和《中国-东盟文化产业互动计划》,如能达成共识,我们希望这两个文件能够得到双方国家层面的确认,成为具体推进中国与东盟未来文化交流合作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推进2007-2020年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合作及文化产业合作的深入发展。

  ——筹建一个合作协调机构。建议由文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牵头,在南宁设立"中国与东盟文化合作协调事务办公室",作为从政府层面上的推动协调机制,联络财政、外交、商务、文化、广电、经委等政府部门和各方面专家,统筹双方文化交流合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建议在东盟总部所在地印尼雅加达建立对应的"东盟与中国文化合作协调事务办公室",以加强双方的协作和沟通。

  ——完善一个有效扶持机制。实现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合作的快速发展,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扶持措施,包括中国与东盟在诸如投资、开发等提供税收、贷款、进出口等方面文化项目合作的优惠政策,企业在投融资、科技开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双方在"重点合作项目"上的特别资助等,着重完善有利于推进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合作的国家政策扶持保障机制。此外,国内各省区市之间建立良好的对东盟文化交流合作协调机制也实属必要。

  ——办好一个交流合作平台。"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去年首届举办以来,反响热烈,影响广泛,对实质性推进双方文化交流合作大有助益。继续办好这一论坛,不断充实论坛的内容,使之成为中国和东盟进行文化产业研发、文化信息交流、文化商品贸易和文化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还可建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非固定式的文化部长级会议制度,吸引更多的国际媒体前来报道,使之成为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国际区域性文化产业合作论坛。

  ——构建一个信息交流中心。信息网络的健全畅通是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环节,建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东盟各国文化部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等,共同筹建中国-东盟文化产业信息网络,开展双方有关文化产业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建立各种专业数据库,以后逐步进行版权贸易、项目交流、旅游推介、票务营销等各种网上文化贸易。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