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0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宋春风 凌涛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马山县金钗镇巴更屯的兽医兰海飞,参加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学习后,提高了技术,增强了信心,贷款扩建了母猪场,如今年纯收入80万元,成为当地养殖大户;兴安县溶江镇黄毛岭村农广校学员刘毅宾、肖光元,学习葡萄栽培技术后,回到村里带动村民扩大了葡萄种植规模……

  近几年来,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大力创新办学体制、学员培养模式和学员创业扶持机制等,在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工作中创出一个个亮点,培养出兰海飞等一位位“明星学员”。这是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区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工作汇报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自去年起,我区启动2006-2010年广西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规划,各地在党委组织部、农业局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实际完成招生6552人,在全区中职学校招生中排名第二,农业专业新生占全区的80%以上。

  会议认为,我区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体现了几大创新:

  一是通过党委组织部门与农业部门的资源整合,实现了办学体制创新。我区党委组织部门与农业部门联手推动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从自治区到各市、县,组织部门发挥组织优势和协调优势,农业部门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和行政资源优势,联手在农民教育培训领域创造出一块响当当的新品牌。

  二是创新培养模式,让学员结合生产开展专业实习活动。昭平县茶叶中专班的实训课就在茶园和茶厂进行,钦州市直属甘蔗班、上思甘蔗班均开设在糖厂……全区各地农广校围绕致富技能的培养,利用各种生产经营场地开展技能实习,学员在课堂上学了技术就直接操作实习,学以致用,学习积极性高、效果好。

  三是学员创业扶持机制创新。今年以来,自治区农广校实施品牌创建“双百工程”,即“百名农村中专学员创业示范工程”、“百村品牌产业培训工程”,在全区选出91名学员,对每位学员支持1000元以内的贷款贴息,让这些“明星学员”发挥创业示范作用。如今,91名学员用于创业致富的贷款总额度超过100万元。在项目的引导下,各分校纷纷组织学员结合所学技能开展创业致富,在各地树起了一个个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形象。

  会议提出,要认真贯彻好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在百色、河池考察调研时的讲话精神,突出抓好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广泛开展职业培训,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素质,帮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在今后工作中,要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做到校校有典型、班班有样板,要进一步强化党委组织部门与农业部门的合作,共创农民教育培训品牌;同时进一步开展培训、实习基地的认定,加强教学管理和实习指导等,为我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新农村建设人才。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