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3日 来源:南国早报 作者:伍鸽玲 韦永敏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10月12日,南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集辖区内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通报前一段时间开展药品专项整治行动的检查情况和存在问题,并再次动员各企业根据检查存在的问题,自查自纠,把好药品质量关。

    为了保障“两会一节”顺利召开,从今年8月开始,南宁市全面开展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在3个多月的药品专项整治行动中,南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首次进行了覆盖面达100%的检查。检查中发现,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在药品生产企业中,一些企业的药品生产、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及其工作人员变动频繁,培训不到位,个别企业主管生产的负责人不具备应有的资历或能力,有发生产品质量事故的潜在风险;有的厂房未及时维修,洁净区的内表面有裂缝、有霉迹,不能有效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一些企业未将需阴凉贮存的原料药、成品、空心胶囊按规定存放;还有部分企业的原辅料没有按规定每批都送检,等等。

    在药品经营企业中,一些批发、连锁药店的药品贮存仓库中,用于保证药品储存条件的设施设备,如空调、湿温度计、冷柜等,没有按要求使用,有的在检查人员来了才开;有的白天开,晚上关,使阴凉库温度不达标;有的质量负责人不在岗;在批发、连锁企业中,普遍存在挂靠和超范围经营现象。药品零售门店中,则存在营业时间药师不在岗,依然销售处方药的现象;一些药店还涉嫌出售补肾壮阳等假药;有的有出租柜台的行为。

    据悉,对检查情况较差的企业,平时的监督检查次数将增多。同时,对较差的企业,南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对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见谈话(即警示谈话),指出其不符合要求的地方,限期整改,并签定责任状。如整改依然不过关的,将吊销其证照。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