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8月2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卢建宁 汪溪泉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悠扬的山歌在广场飘荡,精彩的晚会在社区举办,激烈的篮球赛在乡村间打响……近年来,贺州市面向城乡居民,积极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广场文化、农村文化等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活跃群众文娱生活,帮助、引导群众提高审美情趣,从而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内涵,提高了地域文化品位。

  如今,群众文化之花经过精心培育,日渐绽放。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走进传播文明新风的“大舞台”,贺州呈现出文明、融洽又充满活力的和谐景象。

  广场文化绽放奇葩

  又是一个盛夏晚上,贺州市八步区灵峰广场灯火璀璨,人头攒动。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一曲《我的祖国》音色圆润,唱腔纯正,气韵十足,顿时满堂喝彩……一场以“和谐家园建设”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在灵峰广场拉开帷幕。

  来自贺州市各单位、社区的上百名普通演员“粉墨登场”,为街坊邻居和八方游客上演了一台包括音乐、歌舞、曲艺、时装表演等节目的精彩演出。既有广大居民的积极参与,也有辖区单位的精彩演出;台上表演的是社区居民,台下的观众也是普通群众,台上台下互动交流,其乐融融。真正做到老少同台,众人欢乐。这一台台广大居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成为贺州传播文明新风的“大舞台”。

  近年来,一座座广场的相继建成启用,形成了城市新景观,给群众开展广场文化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场所。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居生活环境大大改善,居民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更多的是在企盼精神文明的升华。于是,广场逐渐成为群众愉悦身心的“第一舞台”,而广场文化也就成了人们丰富生活最直接的方式。

  广场文化的主角是群众。以自娱自乐为主的群众性健身活动成了广场文化的常见形式。清晨,人们就早早地聚集到广场,做操、打太极拳、扭秧歌;晚上,各种晚会闪亮登场。大家放情歌舞,把激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在钟山喷泉广场活动的常有五百余人;在昭平广场及灵峰广场,晨操晚练的人数动辄上千人……

  随着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逐步深入,贺州各级党委、政府对广场文化这个重要阵地愈加重视,开展多种形式加以引导,强化宣传文化部门在文化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每逢节假日,各级宣传文化部门都不失时机地在当地广场举办大型活动,如举办文艺晚会、大型书画展览、歌咏比赛等。这些生动活泼、形式丰富的文化活动,歌唱祖国,展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辉煌成就,寓教于乐,使群众在欣赏到精彩节目表演的同时,加深了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实践证明,只要坚持不懈地认真抓下去,就能让农村精神文明之花常开常盛。”

  九月尊师重教、十月爱国主义教育、十一月科普宣传……主题活动是广场文化的又一大特色。各级宣传文化部门每月都有针对性地在广场组织开展专题文化活动。一个个红红火火的专题文化活动如今已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巨大“磁场”,每次参加的群众人数均达到万余人次。

  而今,走在贺州各县区的大街小巷上,人们高兴地发现,打麻将、赌博、酗酒猜拳的人明显少了,休闲娱乐的重心已转到对先进文化的追求上。越来越多的贺州人,切实感受到这座年轻城市浓郁的文化氛围。如今,每到周末,灵峰广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外来投资者唐老板深有感触地说:“贺州不仅是一个投资的好地方,也是精神的大观园!”

  让农民群众尽享“文化大餐”

  晚上9时,昭平县黄姚镇夜生活多姿多彩。宣传文化站内,青年农民在翻阅科技刊物;广场上,几十位农村妇女翩翩起舞。“我们农民也像城里人一样,过上了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村民张大妈的话,道出了贺州农民的心声。

  近年来,贺州深入开展“文明在农家”系列农村文化活动,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文化大餐”。如今在贺州,村村积极完善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

  看戏是钟山县群众十分喜欢的文化节目。在县文化部门协助下,羊头镇成立了洞石剧团。剧团从2000年成立以来演出活动连续不断,十分活跃,成为一支流动的精神文明宣讲队。他们辗转于湘粤桂,演出行程达1万多公里,演出700多场次,收到各地赠送的锦旗有50多面,成为该县农民自办文化的一个亮点。

  在昭平县,宣传文化站成为乡镇党委、政府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得力助手。去年以来,该县兴建的8个乡镇宣传文化站,图书借阅率达每月400人次,共解答群众咨询3万多人次,办各种培训班326期,培训农民8万多人次。走马乡宣传文化站里摆放了各种书籍。乡干部介绍说,以前农民没有什么文化活动,后来按照规划购买了几百种书籍,定期向农民开放,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在这里,农民可以借阅很多农业科技书籍。

  老有所乐,幼有所学;文化娱乐有场所,学习技术有课堂,“文明在农家”系列文化活动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效载体。如今,在贺州农村,搞封建迷信、赌博、打架斗殴、偷盗的少了,学用科技、热心公益事业的多了。

  政企合作联手打造群众文化

  今年新春,一场由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100多万元,涉及8场竞技类活动、10场文艺类演出、3场会展类活动,历时3个月的“汇豪之春”文化艺术节在贺州唱响,让市民饱享精神文化大餐的同时,还有效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

  这道亮丽文化景观的出现,得益于贺州市委、市政府以富有战略性的眼光,成功走出了一条“政企联手、部门联动、节庆结合”的精神文明建设新路子,使得群众文化的土壤越来越肥沃。

  为打破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投入不足的“瓶颈”,贺州在活动运作上大胆走政企合作之路,与外来投资企业联手共建城市精神文明。今年,贺州打破以往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只由政府单方面操作的惯例,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群众参与的方式,与桂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同策划和组织了“汇豪之春”贺州市首届文化艺术节。

  整个文化艺术节充分调动了文化、体育、教育、文联等12个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而且把书协、影协等5个民间团体,以及三县一区的众多艺术团体都融合在其中,齐心协力共同打造城市精神文明,为群众提供精神大餐。尹天石书画展、美术书法、摄影家居艺术展,让文化名人艺术绽放光彩、“情系教育爱聚汇豪”希望工程捐助活动备受关注、优秀歌手大奖赛精彩纷呈……一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棋王争霸赛有近百人参赛、优秀歌手大奖赛一周内出现了百余人报名参与海选的盛况。

  在开展系列活动时,贺州把传统节日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艺术节选择在一月至三月,结合时间跨度包含元旦、春节、元宵、三八妇女节等市民意识强,人员容易集中、活动氛围浓的特殊日子里,赋予新的内涵。如贯穿整个活动的贺州城市精神主题语征集活动,就与元宵节活动成功联姻,在正月十五成功组织和开展了城市精神主题语花灯展,近200盏各式精美的花灯上,都巧妙地写上征集来的主题语精华,让市民在观赏花灯的同时,融入城市精神主题语的评选和熏陶中;大型集体婚礼的进行,更让婚育新风走进千家万户……

  各种与传统节日紧密相连的活动,促使群众不断通过文化艺术节这个平台,关心和支持着贺州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