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8月03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刘兴标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从1992年至2004年,已连获五届“全国双拥模范城”殊荣的工业重镇柳州,360万各族人民与驻地部队,以固我“长城”,谋地方发展的炽热之情,正同心争创全国双拥“六连冠”,谱写出了一曲曲新时期军爱民、民拥军的新颂歌。

  古时,柳州为兵家必争之地;而今,柳州成为工业重镇。深知有国无防危害的柳州市委、市政府,连创五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后,不为成绩所陶醉,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双拥工作新路子,创新双拥工作好法子,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军强国固观念深入人心,倾其全力支持部队建设。

  近3年来,该市投入经费达5000多万元,分别帮助驻地部队建立“菜篮子”、独立营院、“双拥医疗”、“双拥农贸市场”、“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养殖种植”基地等近百个。首创的“六进军营”、“双拥之约”、“玫瑰之约”系列服务活动,深受部队官兵欢迎。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随军家属超过千人之多,接收退役士兵3000多名,推荐使用、安排工作近2000人。同时建立了市、县、乡(街道)村(社区)四级维权网络,重点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各级维权机构先后接受部队官兵和群众咨询达2000多人次。国防观念、国防教育深深根植于全市群众之中。

  地方拥军心热,部队爱民情切。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每遇急难险重任务,驻地部队视险情如命令。近年来,柳州、梧州、贺州等地曾遭受多次特大洪水袭击,灾情十分严重,驻柳部队先后派遣官兵6500多人次,出动车辆近600台次,飞机20多架次,冒雷雨风险,空运空投救灾物资,转移被困群众,清理污泥,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为地方政府战胜洪涝灾害作出过突出贡献。驻地部队还筹资200多万元帮助驻地建立定向扶贫点56个、定点包户350户、救助失学儿童1000多人次,援建希望小学两所、致富路3条、大型种养基地两个;义务植树100多万株,清理垃圾3万多吨,搬运物资5500多吨;军训地方干部群众15万多人;义务献血100多万毫升。

  柳州军民还共建文明社区155个、共建对子299对、建立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5个、建双拥公交线路两条、“双拥号”列车5对。一系列共建活动谱写了新的军民“鱼水情”,为柳州市全力争取成为第六届“全国双拥模范城”打下基础。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