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7月21日 来源:南国早报 作者:石慧琼 郭燕群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给学生打思想“预防针”的法制课被占用、学习不好的同学容易掉进“陷阱”受骗,怎么帮助他们?遇到人贩子怎么自救……7月19日,由自治区妇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举办的广西反对拐卖儿童论坛在邕召开,儿童代表的疑问像“连珠炮”,频频投向与会的官员代表。

  本次论坛将选拔出最后一批广西儿童代表,参加由全国妇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英国救助儿童会联合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级儿童论坛,同时向即将在中国召开的第二届湄公河次区域反对拐卖人口部长级磋商会议,传递孩子的建议。

  儿童与成人对话,是论坛中特色鲜明的环节。“你们的防拐知识从哪来,在学校上过法制课吗?”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未成年人工作处处长龚静萍的问题一抛出,“没有”、“没有”的回答声四处响起。有的孩子说,学校的法制课被其它课占用了。自治区教育厅的一位与会代表表示,听到这个反映真心疼,学校今后要加强工作管理。

  一个女孩问:“那些学习跟不上的同学容易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走上社会容易被骗或犯罪,应该怎么帮助他们?”自治区教育厅的与会代表回应:“事实上每个孩子发展都是有差异的,我们要求老师一定要平等对待学生,谁违反就批评教育谁!”

  一个男生质疑:“我们只懂得一点防拐知识,如果真遇到人贩子怎么办?”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二队副队长徐露明支招:要设法智斗,比如扔纸条、打110、引起他人注意以求得帮助。

  经过论坛交流,孩子们共同起草防拐倡议书,提醒成人们注意:在家庭生活中给予儿童更多的关爱,不要缺失亲情;在政府工作中,给予儿童更多交朋友的场所,如建设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等,不要让孩子们缺失同伴;给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少年儿童提供更多正规的职业介绍机构和安全的流动渠道,并提供监督等。据了解,倡议书将提交给国家级儿童防拐论坛。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