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喻为岭南山茶花的彩调,是广西富于特色的剧种,但主要靠心口相传的彩调传人,却越来越老,后继乏人,令人担忧!
身怀绝技却面临失传
“彩调所有行当的表演技能和演唱技巧都集中在他们身上。如不采取措施及时抢救和保护,彩调许多传统特技表演就会永远失传。”这是广西彩调剧团里许多年轻人强烈要求保护彩调老艺人共同的呼声。
彩调从它形成的时候起,都是由身怀绝技的彩调艺人一代一代的口传心授传承延续下来的。如果没有传承人,彩调艺术就不复存在。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广西彩调剧团能得到著名彩调老艺人口传心授的第一代演员傅锦华、杨爱民、王玉珍等老一辈艺术家都已届古稀之年,除了改行和逝去的以外,目前仅存15人。他们当年学戏幸得彩调所有行当的表演技能和演唱技巧,这是今天彩调艺术事业的宝贵财富。如不采取措施及时抢救和保护,随着他们的逝世,彩调许多传统特技表演就会永远失传。而广西彩调剧团的第二代演员,因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从事专业艺术表演的也只剩下2人,明年他们也将全部退休离开舞台。而还活跃在舞台上作为领军人物的第三代演员,因为生存环境的原因,广西彩调剧团也仅剩下2人,且也已年过半百。第四代演员也接近不惑之年。这两代演员从表演技能层面上看有所发展,但按传统表演艺术的水准来要求还存在很大距离。第五代则只是刚出土的“嫩竹”,要做成“扁担”尚须时日。目前,广西彩调剧团尽管是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形成三代同堂,也只能勉强维持剧团的生存,难以承载起剧种传承发展的历史重任。
彩调之乡难觅彩调之音
广西彩调是由广西各族人民特别是农民、小手工业者及其他劳动者用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劳动和智慧、品格和风尚、理想和愿望哺育成长的民间小戏,是在广西这方水土养育出来的具有独特地域风情和文化特色的农耕文化产物。它流传于广西的广大农村、圩镇和毗邻的广东、湖南、贵州等省的交界地区。这些地区是彩调赖以生存的土壤,这里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彩调赖以传承的生命之根。然而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彩调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日渐恶化。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全区农村业余彩调剧团已逾二千多个,为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和推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而经过“文革”的十年浩劫后,农村的业余彩调剧团基本销声匿迹。“文革”后虽然彩调恢复了演出,但由于受到影视、流行歌曲等多种艺术门类的冲击,50岁以下的观众对已有近四百年历史的彩调感到陌生,也缺乏欣赏的兴趣。甚至有些县、乡主管文化的年轻干部竟然不知“彩调”为何物。观众的断层直接造成彩调艺术的日渐没落,致使一些原本是孕育彩调成长的绿洲已退化成为遏制彩调生长的荒漠。如不及时对彩调的生态环境加以抢救和保护,要不了多久,彩调赖以生存的土壤就会成为寸草不生的“罗布泊”,彩调这朵岭南山茶花就会因土壤荒漠化而枯萎消亡。
抢救彩调须从传承人入手
广西彩调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古时广西民间歌舞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是广西现存最富于地方特色,流行区域最广,最受广西各族人民喜爱的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近四百年来,它像壮乡的江河一样生生不息,承载着八桂大地的千年风情神韵。要留住这种神韵,要留下凝结我们祖先智慧的文化,我们的保护抢救工作已到了要与时间赛跑的紧急关头!
彩调艺术是靠历代艺人口传心授传承下来的,所以保护好彩调传承人是抢救彩调艺术的重中之重。
彩调保护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我们必须从保护传承人技艺的角度出发,做些具体的工作。比如,建立彩调各艺术门类(或行当)代表性传承人资格认定制度;组织有成就的彩调艺术家开展学术研究,对彩调的各个艺术门类(或行当)进行系统的总结,汇编成书;将现存彩调传承人的表演技能、演唱技巧及代表剧目数字化,作为资料永久保存并以各种方式分发到各地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作普及教材。除此之外,做好提高第四、第五代表演艺术传承人的工作也刻不容缓。送出去培训或请专家来授艺是两个必备的途径,使从事彩调艺术专业各类人才从理论到技能得到全面提高,确保彩调艺术的全面传承和发展。因此既要政府组织一支由专家学者组成的队伍来完成,更需要彩调专业艺术团体本身来具体实施。
而对于彩调赖以生存的土壤进行保护和抢救,可以在著名彩调老艺人的故乡和彩调流行深广的地区设立若干个国家级和省级彩调艺术生态保护区,授予“彩调之乡”荣誉称号,并在荣获“彩调之乡”称号的地区为逝去的著名彩调老艺人塑像,让后人铭记他们,以此为荣。每年还可在“彩调之乡”举行一次县、市级彩调会演,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区性彩调艺术大赛,让彩调赖以生存的土壤重新变成永不枯萎的绿洲。
关于挖掘整理的问题,文化主管部门应尽快进行一次彩调艺术资源普查工作。对流散在民间尚未挖掘出来的传统剧目、唱腔曲牌的手抄秘本、孤本、掌故、口诀、术语及老艺人们遗留下来的各种彩调服饰、行头、道具、演奏乐器、行当脸谱、祭祀彩调祖先的器具、牌位等实物以及历代艺人授艺的场馆、演出的古戏台的史料,进行收集记录、登记造册、录音录像、建立彩调档案博物馆或生态博物馆。
一起来保护我们走过的路,留住我们的民族记忆,使彩调艺术在孕育它的沃土上重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宁明县城中镇中心小学举办端午节系列活动
6月7日—11日,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宁明县城中镇中心小学组织举办乡村学校少年宫2021年“情浓端午,粽香校园”端午节系列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主题队会、书画及手抄报比赛、包粽子比赛等。 通过活动 【详细】
2021年高考拉开帷幕
6月7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高中,一名考生在教室前经过。当日是2021年高考第一天,广西柳州市融安县设立55个考场,1571名考生参加高考。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2021年6月7日至2021年 【详细】
广西融安加快为市民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6月3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大型临时接种点,医护人员在为市民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连日来,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通过设立新冠肺炎疫苗大型集中接种点,动员和发动市民尽快接种新冠肺炎疫苗,为市民发放新冠肺炎预防知 【详细】
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 百色市人民医院开通“健康直通车”汽车站专线
3月8日,百色市人民医院与百色市城东客运中心之间“健康直通车”开通运行,这是继百色市人民医院到百色市火车站之间免费便民“健康直通车”开通后的又一便民举措。 当天,百色市人民医院 【详细】
广西河池:金城江区第六届“千里杯”青少年足球赛开赛
10月29日,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六届“千里杯”校园足球赛现场。10月29日,参加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六届“千里杯”校园足球赛的运动员在激烈角逐。10月29日,参加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六届&ldq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