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6月2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周仕兴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6月20日,我区召开第三期广东省对口支援广西贫困地区教育工程总结表彰大会,表彰了一批为我区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支教队员。自治区副主席吴恒到会讲话。

  2000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的有关精神,我区与广东省签订了《广东省对口支援广西壮族自治区贫困地区教育协议书》,两省区党委、政府共同推动实施了“广东省对口支援广西贫困地区学校工程”,至今已实施了3期。

  2004年4月,在圆满完成第一、二期对口支援教育工程后,广东、广西两省区政府共同启动了“第三期广东省对口支援广西贫困地区教育工程”。“工程”实施期间,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共派出广州市、中山市、东莞市、佛山市等4个支援城市先后派出156名教师,进驻我区河池、百色两市的18个受援县开展支教工作。其间,各支援城市、学校领导、干部、教师充分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以满腔热情支援广西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为我区农村教育事业尤其是“两基”攻坚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第三期工程实施期间,广东省政府和各支援城市教育部门、支援学校领导分期分批到我区进行教育对口支援考察,密切同受援地区教育部门和学校联系,共同协商援助计划,慰问广东省驻桂支教教师,赠送援助资金、物资,检查资金落实情况、物资到位、援建项目进展情况等,推动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我区受援市县领导也到广东省的对口支援单位进行回访,汇报学校基本情况和对口支援工作设想。许多广东支教教师还带领受援学校教师到广东省支援学校参观学习。两年间,两省区教育系统组团互访共100多批近800人次,推动了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积极稳步地发展。

  广东省还特地选派了一批优秀的支教教师进驻我区受援学校,帮助受援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支教老师们积极向受援学校提供教改信息、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指导受援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了我区农村素质教育的实施。

  为给受援学校留下一批“永远不走的支教队”,广东省还帮助我区培训了一大批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这些受培训教师把在广州学到的先进管理模式和教学经验,运用到各自的实际工作中去,大大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