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6月1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卢彬彬 吴海波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6月的南宁骄阳似火,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结束,经历了磨砺的高三学子们无不归心似箭,早早就打点好行装回家与家人团聚去了。然而,南宁育才实验中学“希望之星”班的43名毕业生却流连校园久久不愿离去,因为这里就是他们的家、老师就是他们的父母、同学们就是相依为命的兄弟姐妹。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这43名“希望之星”有的父母双亡无家可归、有的在辍学流浪中被学校收留、有的靠打每月100多元的零工维持生计。3年来是民建广西区委会“思源工程”的资助和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们重返校园、重拾生活的希望。

  6月11日,育才实验中学为“希望之星”班举行了特殊的毕业典礼,自治区政协、民建广西区委会、自治区“希望工程”办和育才实验中学领导来到他们身边倾听他们的心声,勉励他们走好今后的人生路。毕业典礼上,“希望之星”代表真挚发言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同学们如远嫁的女儿告别父母般失声痛哭,领导、老师也为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热泪盈眶。典礼上,同学们在倡议书和毕业生留念簿上签下了共同的约定:努力成材,回报社会,传递爱的接力棒。

  典礼上,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卢湖山告诉“希望之星”班的同学们,“思源工程”是民建成员中部分成功企业家“富而思源”捐资回馈社会的一项公益事业,而这些成功的企业家都经历过与贫困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的经历。希望同学们接过爱心接力棒,以这些成功的企业家为榜样,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自立、自强,继续帮助和影响他人,传递爱心和希望。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