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入 二控制 三强化 四提高
5月28日,笔者在玉树葱茏、高楼林立的钟山县羊头镇中学采访时欣喜地看到,2000多名青少年或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认真学习课本知识,或在实验室里进行实战“演习”,或在操场里开展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呈现一派和谐的教书育人环境。这是钟山县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以“两基”迎国检工作为突破口,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整合教学资源,群策群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教育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喜人缩影。
近几年,钟山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把“两基”迎国检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创造性地推出“1234”“两基”迎国检工作新思路,“1”就是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2”就是严格控制中小学生辍学率和危房率,“3”就是强化领导、强化宣传、强化督查三个强化,“4”就是提高中小学生净入学率、办学条件、教师专业水平、巩固扫盲成果,取得了明显成效,夯实了教育发展基础,为教育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谱写了教育事业发展新篇章。
A 加大经费投入 夯实教育基础
该县把教育经费投入与发展工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围绕“加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扎实推进工业强县进程”工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壮大了财源基础。同时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的基础上,立足自我筹集资金,在财政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挤出经费,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安排机动财力和预算外财力时,优先考虑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教育经费投入注入了新鲜“血液”,补充了“营养”,确保了教育经费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得到科学合理的投入。据统计,2004年至2006年,该县财政预算内对教育经费拨款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3.33%、29.39% 和66.57%。
B 严格两个控制 改善办学条件
严格“两个控制”即中小学生辍学率和危房率两个得到明显控制。该县制定实施了《钟山县教育“两基”巩固提高方案》、《钟山县“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钟山县“两基”巩固提高实施规划(2004-2007年)》、《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规定和措施。强化乡镇政府落实《义务教育法》的责任,明确乡镇政府控辍保学工作职责,由乡镇政府负责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及时发放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据统计,2006—2007学年度,该县小学、初中的辍学率为0.22%和2.37%。在控制危房率方面,该县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和认真实施教育建设项目来优化育人环境,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教育项目、“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项目”、自治区的“水毁学校重建工程”、“中小学布局调整项目”和本县自筹的建设项目等,项目总投资5909万元,危房率控制在1%以内,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C 落实“三个强化” 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该县在“两基”迎国检工作中落实“三个强化”,即强化领导、强化宣传、强化督查。该县成立以县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单位领导任成员的“两基”巩固提高和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将“两基”工作列入年度乡镇“双文明”和县直部门岗位经济目标考核内容,并实行县政府与乡镇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双线”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制,切实强化“两基”迎国检工作的领导。该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横幅、标语等宣传方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义务教育法》和“两基”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优先发展教育的意识观念,营造了县、乡镇两级政府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具体抓、学校具体落实的浓厚社会氛围。强化督查,该县人大常委会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对中小学校进行教育法规执法检查,对实施“两基”工作情况进行视察。成立以县长任组长,主管教育副县长任副组长,教育、财政、人事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对14个乡镇的“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进行严格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推动“两基”工作均衡发展。
D “四个提高”并进 彰显教育发展
“四个提高”,即中小学生净入学率、办学条件、教师专业水平、巩固扫盲成果四个方面得到快速提高。
——该县在提高中小学生净入学率方面,切实做到每年在秋季学期前向适龄儿童少年发放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督促学生家长依法送子女入学;开展“走进千家万户”家访活动,动员适龄入学对象入学。同时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流动人口就学政策,有效解决进城务工和外来经商人员的子女入学问题,充分发挥政府对贫困学生助学“防辍”、巩固“两基”成果的积极作用。2006—2007学年度,该县小学入学率为99.79%,初中净入学率为96.85%,其中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9.01%,比验收当年提高0.73个百分点。
——该县在提高办学条件方面,落实县迎接国家“两基”评估验收学校挂点领导单位制度,县委书记谭玉和、县长黄毅群等县四家班子与相关乡镇中小学校实行挂点联系,经常深入挂点学校检查指导,现场办公,解决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建设资金短缺等疑难问题。2006—2007学年度,该县小学、初中生生均校舍面积为5.56平方米和9.99平方米,比验收当年分别增加0.75平方米和3.75平方米;仪器设备配备、生均图书等方面均有大幅度增加。
——该县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方面,首先是认真落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采取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式,通过文化考试和教学能力考核等形式公开录用了800名优秀代课教师转为公办教师,有效解决编外用教和空编问题,稳定了教师队伍。同时为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足的问题,实行中小学教师支教轮教工作制度,从县城学校抽调部分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给农村学校增添新活力,促进中小学的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发展的距离。其次是认真组织开展“中小学校长建设年”活动,制定了《钟山县“中小学校长建设年”实施方案》,2006年分三批对全县153名小学校长进行集中培训,组织27名中学校长参加省市级培训。通过业务培训、专题讲座、校长论坛等方式进行多方位的培训,全面提高中小学校长的整体素质。再次是积极鼓励和支持在职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参加提高学历层次教育,并在职称评聘、提拔、评优等工作中对具有专科以上学历层次的教师予以优先考虑,从而激发了广大教师参加学历提高教育的积极性。最后是推进教师队伍管理改革,实行教育目标量化管理责任制、教学常规量化考评制度、竞争上岗机制、公开选拔中小学领导和新增教师制度,并逐步推行校长负责制和教师全员聘任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2006—2007学年度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合格率为100%和98.08%,比验收当年分别提高1.21个和3.39个百分点。
——该县在提高扫除文盲成果方面,采取多种形式,把巩固提高任务落实到各乡(镇)、村、校,责任到人,实行三包(包教、包学、包巩固提高)。每年进行文化考试,有效地防止复盲,巩固率达100%。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班,巩固扫盲成果。开展科学技术培训和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1998年至2006年,全县乡、村两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共培训农民787971人次,19815人获得了“绿色证书”。同时在初中大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目前该县共有57561名初中毕业生获得了“双证”(毕业证、绿色证书),共有77376人(农民+学生)获得了“绿色证书”,实现了每1户农户中有一人持有“绿色证书”的目标。2006年底,该县年满15周岁以上青壮年总人数26.65万人中,仅有文盲半文盲225人,非文盲率为99.91%,比验收当年提高1.48个百分点。
(供稿:中共钟山县委宣传部)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宁明县城中镇中心小学举办端午节系列活动
6月7日—11日,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宁明县城中镇中心小学组织举办乡村学校少年宫2021年“情浓端午,粽香校园”端午节系列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主题队会、书画及手抄报比赛、包粽子比赛等。 通过活动 【详细】
2021年高考拉开帷幕
6月7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高中,一名考生在教室前经过。当日是2021年高考第一天,广西柳州市融安县设立55个考场,1571名考生参加高考。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2021年6月7日至2021年 【详细】
广西融安加快为市民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6月3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大型临时接种点,医护人员在为市民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连日来,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通过设立新冠肺炎疫苗大型集中接种点,动员和发动市民尽快接种新冠肺炎疫苗,为市民发放新冠肺炎预防知 【详细】
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 百色市人民医院开通“健康直通车”汽车站专线
3月8日,百色市人民医院与百色市城东客运中心之间“健康直通车”开通运行,这是继百色市人民医院到百色市火车站之间免费便民“健康直通车”开通后的又一便民举措。 当天,百色市人民医院 【详细】
广西河池:金城江区第六届“千里杯”青少年足球赛开赛
10月29日,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六届“千里杯”校园足球赛现场。10月29日,参加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六届“千里杯”校园足球赛的运动员在激烈角逐。10月29日,参加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六届&ldq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