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5月0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 尹华平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自治区文化厅将机关服务功能“下移”基层:为刚落成的田林县新图书馆进行业务指导并捐赠2000册新书;为该县乐里镇田平村赠送一台电视机和一批书籍;民族文化保护专家为当地北路壮剧的保护和传承召开研讨会……

  “文化艺术乡村行”,是自治区文化厅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在这次深入田林的活动中,该厅各处室的领导来了,广西图书馆流动大篷车来了,区内著名的民族文化保护专家来了,壮剧团的艺术指导来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来自于人民的文化,必须要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

  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壮剧包括南路壮剧、北路壮剧和壮师戏。田林县是北路壮剧的发源地,在该县活跃着近百个业余剧团,看壮剧、演壮剧是当地老百姓传统的文娱生活,是当地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当地党委政府还特别举办了广西北路壮剧文化艺术节。田林分团长期以来得到广西壮剧团无私的指导和帮助。在这次主题实践活动中,筹备多时的“北路壮剧艺术学校”正式揭牌。县里聘请北路壮剧的第十代传人、72岁的老人闭克坚老人为名誉校长和辅导老师,为他落实了生活待遇。自治区文化厅还作出决定,将协助田林当地,共同兴建“壮剧艺术保护传承基地”。

  田林的瑶族铜鼓舞,在众多民族铜鼓舞的表演中独树一帜。为了丰富壮乡的民族文化宝藏,自治区文化厅与田林县签订了“瑶族铜鼓舞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协议书。

  召开村民座谈会是文化艺术乡村行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厅各处室的领导,就保护民族文化、村图书室建设、开展文化娱乐等问题征询乡亲们的意见。乡亲们你一语我一言,表达出对得到更好的文化服务方式的渴望。面对乡亲们的期盼,文化工作者感觉责任重大。

  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李格训在总结主题实践活动时说,田林乡亲怀着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以举办北路壮剧文化节为契机,充分保护和发扬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这对我们文化工作者既是一次学习,也是一次教育。文化建设在综合竞争力上越来越显出其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多提供群众欢迎的文化服务,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