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5月1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罗日杰  韦如代 吴耀荣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3240对符合生育第二胎的育龄夫妇,主动与计生部门签订了《暂不再生育二孩协议书》,推迟生育二孩。

  罗城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少数民族占全县人口的73%左右。过去,一些群众存在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计划生育成为“天下第一难”的工作。为改变这种局面,罗城全面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千村万户树新风”教育活动,利用墙报、板报、永久性标语、悬挂过街横幅、宣传车、电视广播、设置热线服务电话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让计生政策深入人心。并重点抓好新婚期、孕产期、避孕期“三期”妇女的节育宣传教育工作,每年不定期派出技术人员深入农村、深入家庭举办计生知识讲座700多期,培训育龄妇女3万人次,使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生育保健知识普及率达98%、知晓率达99%;同时还为全县7000多名育龄妇女进行了生殖健康检查,对查出患有妇科疾病的妇女给予免费治疗;对到县医院进行生育的孕产妇给予适当补助。

  此外,该县还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三结合”制度和跟踪上门服务制度,对计划生育困难的农户进行重点倾斜,拨给她们“三生”服务基金,帮助解决她们的子女上学就读难、代她们交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和发展家庭经济方面所急需的资金,实现计生户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去年以来,全县共投入10万元,为全县农村650户独生子女户和2400多双女结扎户交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投放10万元用于兑现农村独生子女保健费;投入37万元兑现独生和双女户家庭奖励。

  多子多福,养儿防老,这些根深蒂固的农村生育观念,如今在仫佬山乡悄悄发生改变。该县黄金镇黄金社区冲巷屯李全军夫妇,是少生快富的文明示范户,家里猪满栏、粮满仓,刚建成的新楼房格外引人注目。李全军高兴地对记者说:我夫妇生了一个女孩后,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发展家庭种养上,年收入在两万元以上。像李全军夫妇这样只生一孩的,在黄金镇就有250多例。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