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家长怨声载道:孩子们除了上学、回家,可去的地方太少了。柳州市从2005年起,投入400万元在全市建设40个“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每个工作室统一设置了机器人科技创新、鲁班工艺、电子百拼三模、科幻绘画等一系列项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各学科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推行“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使孩子的聪明心智在科技挑战中得到充分发挥。
工作室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已有100多所学校近20万名师生和家长从中获益;有效增强了青少年的科技意识,增强了抵御封建迷信、伪科学等愚昧思想侵蚀的能力,把他们从网络游戏中拉了回来。去年,全市青少年犯罪率降低到1%。以内,100%的学校成为无毒学校,95%以上学校无犯罪现象。
柳州市的做法受到中央及自治区的肯定,并获第二届全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一等奖,是广西惟一的获奖者。
一边是“5+2=0”,一边是“5点钟忧虑”。
5+2=0,即有些孩子在学校接受了5天教育,双休日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蚀,使5天的学校教育大打折扣,甚至转化为零。
“5点钟忧虑”,即孩子每天下午5时放学,家长则要六七时甚至更晚才能下班回家,这一段“管理真空”,让人忧心忡忡。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如何让孩子闲有所乐、乐有所获?近年来,柳州市上下联动、多方协作,通过创设“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构建社区、学校、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铺设起一座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立交桥”。
人的才能没有标准答案,千万别轻易否定孩子。正如雪化了,既是水,也是春天
每天下午,放学铃声一响,82岁高龄的林君芷老人便提着袋子,上课去了。
说“上课”,林老不太赞同;他说,“只是陪孩子们玩玩”。
已退休20多年的林老,始终闲不住。在柳州市利民社区,他担任起“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的义务书法辅导员。
林老原是小学教师,对儿童教育颇有研究,是享誉全国的书法家、儿童教育家。多年来,重智轻德、高分低能等现象,令他十分忧虑。
两年前,一位家长带着“笨小孩”找到他,一声叹息:“这娃,笨!啥优点都没有!”
孩子低着头,嘟着嘴,小手紧扣。
林老摆摆手,微笑着蹲下来:“一、长得可爱;二、专心听话;三、尊敬老人……”
一口气,他数出孩子8个“优点”,奖励8颗糖,尔后紧紧握住孩子的小手。
大手握小手,转眼两年多。3月26日,记者见到了这名早已变成小精灵的“笨小孩”——年仅7岁的她,就已在全国书法比赛中获奖,语数成绩均在90分以上,十分活泼健谈。
“千万别轻易否定孩子。”林老曾亲历这样一道考题:左边4个圈,右边5个圈,均用线串起来,问共有几个圈?一年级学生王莉江答:0个;老师打了个“×”,因为标准答案是9个。
答“错”的王莉江被林老视为天才。在林老的精心栽培下,王莉江的书法作品屡次在国内外获奖,现已成为留美博士。
“人的才能没有标准答案。”林老说,正如雪化了,是水,更是春天。
将德、智、体、美融入书法,是林老推崇的教育理念。他不只教孩子如何描“勤奋”摹“自强”,更循循善诱讲解其含义,点横撇捺折,处处动脑筋。
前不久,林老还向中央提议深化书法教育,引起了诸多教育家的共鸣,慕名前来的家长、孩子更是络绎不绝。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柳州市各社区,像林老这样的“志愿兵”比比皆是,有老党员、干部、军人,也有工人、个体户。他们以“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为舞台,与孩子携手同乐,潜移默化地在童心中种下良好品德的种子。
生活中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关键是善于启发孩子,呵护他们的每一点感悟和进步
孩子的创新力有多大?
在柳州市“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寻找答案,让人欣喜,令人深思。
一个夏日,文惠小学四年级学生谢文佳发现家里的墙角湿了。掀开窗帘一看,水滴正沿空调滴下来。她用桶接住,几天,就接了满满一桶水。回到学校,好奇的小文佳问老师:“空调里滴出的水,脏吗?”
“脏!”班主任陈姿心想,经空调转换过滤,能干净?
“那,能养花吗?能洗菜吗?”
“可能不行……”老师没太在意。
谁知,后来,小文佳却较了真,还交了份方案,想对空调废水进行研究。
在老师的指导下,她上网查资料,作初步了解后,成立了一个课题小组,利用周末和课余走出校门,走家串户进行调查。
居民家、环保局、商场……每一次,孩子们都独自去敲陌生人的门,老师只陪到楼下,便“置之不理”。
为验证这一设想,他们试验用空调废水养花。留心观察后,竟发现废水养的花长势明显更好。
孩子们乐不可支,赶紧取样到环保局检测。果然,废水的PH值高过自来水——比自来水干净。
最后,他们提出,在每栋楼建一个储水池,便可回收空调废水;给空调安装吸水泵、挥发器,把湿度转化到室内,能避免久吹空调导致皮肤干裂。
这一创见,在柳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第一名。他们顺势而上,在社区开展“节约每一滴水”活动,受到家长的赞赏。
一次好奇,几多收益。孩子思维开阔了,胆子大了,学习也进步了。老师无不感叹:空洞说教无人信,一点一滴总关情。生活中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关键是善于启发孩子,呵护他们的每一点感悟和进步。
对此,潘海深老师深有感触。在传统课堂上,用语数外成绩作为衡定标尺,难免出现一些“差生”。但在“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每个孩子的思维个性均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在“创意剪纸”活动中,一名默默无言的“差生”根据平时的生活体验,灵巧地剪裁了轮船、飞机等作品,其精其美,令人惊叹。选送、参加全市小学生美术作品展,组委会专门为其设了个特别奖。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为激发其潜能,潘老师在作业本上设一个“嘉奖园”,表现好者可获“笑脸”、“红旗”等奖章,集够3个章,嘉奖一个彩色五角星,让他们画出自己当时的心情。
这种心情,叫快乐。
玩与学是相通的,在“青少年科学工作室”里“玩”,让孩子体会到了什么叫“我能”
柳州市“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最具特色的,要数机器人项目。
也曾有人担心,让孩子玩机器人会不会“玩物丧志”,会不会又转入应试教育的怪圈?
实践证明,这些担忧多虑了。
公园路小学学生林希民的家长罗丽君最有发言权。原先,林希民也很令她“伤脑筋”,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
自从玩上机器人后,网络游戏玩得少了,但父母的担忧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这,会不会成为新一种害人游戏?
劝说无效,罗丽君下了最后通牒:“如果成绩下降,将一切收缴!”
“行!”孩子倒是胸有成竹。从此,他的课余不再“游戏人生”——上网查资料、翻译英文、编程……俨然一个资深研究者。
“玩”了半年,希民到德国参加“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大赛”,一举夺冠。回来后,离期考仅一个月,他用自己创新的学习法“临时抱佛脚”,却意外地拿了高分。
“通过玩机器人,活跃了思维,还学会了如何规划学习。”希民感言,玩与学其实是相通的,它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我能”!
这不,曾心存疑虑的父母也改了说法:“玩机器人,我看行!”
左邻右舍更是一脸好奇:“你家娃崽太有才了!参加了什么补习班?”
罗丽君心里直乐:“什么补习班也没参加,都是在‘青少年科学工作室’里‘玩’出来的!”
而今,随着“青少年科学工作室”遍地开花,柳州市100多所学校、近20万学生沉醉其中,玩出了快乐,玩出了智慧,更玩出了水平——短短两年间,涌现出数百名全国好少年、书画获奖者;在国内外机器人大赛中,该市青少年获金牌55枚、银牌35枚、铜牌23枚,令世人瞠目。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宁明县城中镇中心小学举办端午节系列活动
6月7日—11日,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宁明县城中镇中心小学组织举办乡村学校少年宫2021年“情浓端午,粽香校园”端午节系列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主题队会、书画及手抄报比赛、包粽子比赛等。 通过活动 【详细】
2021年高考拉开帷幕
6月7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高中,一名考生在教室前经过。当日是2021年高考第一天,广西柳州市融安县设立55个考场,1571名考生参加高考。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2021年6月7日至2021年 【详细】
广西融安加快为市民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6月3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大型临时接种点,医护人员在为市民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连日来,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通过设立新冠肺炎疫苗大型集中接种点,动员和发动市民尽快接种新冠肺炎疫苗,为市民发放新冠肺炎预防知 【详细】
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 百色市人民医院开通“健康直通车”汽车站专线
3月8日,百色市人民医院与百色市城东客运中心之间“健康直通车”开通运行,这是继百色市人民医院到百色市火车站之间免费便民“健康直通车”开通后的又一便民举措。 当天,百色市人民医院 【详细】
广西河池:金城江区第六届“千里杯”青少年足球赛开赛
10月29日,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六届“千里杯”校园足球赛现场。10月29日,参加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六届“千里杯”校园足球赛的运动员在激烈角逐。10月29日,参加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六届&ldq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