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4月16日召开的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了七大转变。
一是实现了从无“法”向有“法”的转变。随着国务院颁布《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去年我区也颁布实施了《广西地质环境保护条例》,这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基本上步入了法制化轨道。
二是实现了从“家底不清”向“心中有数”的转变。到目前为止,全区49个地质灾害多发县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已完成,基本摸清了我区主要地质灾害的现状,为地质灾害防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是实现了从“无章可循”到“规范管理”的转变。近年来,我区逐步建立完善地质灾害防灾预案、防灾明白卡、隐患巡查、汛期值班、监测预报、灾情速报、应急处置等制度,初步建立了地质灾害防灾预警体系,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基本上实现了规范化有序管理。
四是实现了从“被动应急”向“主动防灾”的转变。通过地质灾害防治科学宣传教育,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减灾防灾意识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使防灾工作由被动应急逐步向主动防灾转变。
五是实现了从“单一作战”向“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的转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过去单一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向国土资源、气象、交通、水利、建设、教育、铁路、旅游等多部门协作,各级政府分级负责共同防治转变。
六是实现了由单独的政府行政管理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转变。在以县为单位的地质灾害专项调查基本查清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对地质灾害易发区、确定群测群防点、落实监测责任制等,均建立了县、乡、村、屯四级监测网络体系,实现了由单独的政府行政管理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转变。
七是实现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从“无”到“有”的转变。随着一大笔资金的到位,使不少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了及时治理,数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得到了保障。
据统计,去年,我区通过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发布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10次,成功避让地质灾害115起,搬迁避让人员47656人,避免了可能造成的4633人伤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07.3万元;共实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353个,投入资金1.28亿元,消除了一大批地质灾害隐患点。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宁明县城中镇中心小学举办端午节系列活动
6月7日—11日,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宁明县城中镇中心小学组织举办乡村学校少年宫2021年“情浓端午,粽香校园”端午节系列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主题队会、书画及手抄报比赛、包粽子比赛等。 通过活动 【详细】
2021年高考拉开帷幕
6月7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高中,一名考生在教室前经过。当日是2021年高考第一天,广西柳州市融安县设立55个考场,1571名考生参加高考。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2021年6月7日至2021年 【详细】
广西融安加快为市民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6月3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大型临时接种点,医护人员在为市民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连日来,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通过设立新冠肺炎疫苗大型集中接种点,动员和发动市民尽快接种新冠肺炎疫苗,为市民发放新冠肺炎预防知 【详细】
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 百色市人民医院开通“健康直通车”汽车站专线
3月8日,百色市人民医院与百色市城东客运中心之间“健康直通车”开通运行,这是继百色市人民医院到百色市火车站之间免费便民“健康直通车”开通后的又一便民举措。 当天,百色市人民医院 【详细】
广西河池:金城江区第六届“千里杯”青少年足球赛开赛
10月29日,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六届“千里杯”校园足球赛现场。10月29日,参加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六届“千里杯”校园足球赛的运动员在激烈角逐。10月29日,参加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六届&ldq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