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4月11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刘奕慈 何卓姿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编者按:资源是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如何把优势资源转化为发展动力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近年来,西乡塘区立足实际,开放创新,勇于实践,在利用优势资源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从本期起,“活力西乡塘”栏目将聚焦西乡塘区优势资源利用,力求展示其成功经验。 

   她是一个创新的产物。显得不够成熟,却具有蓬勃的活力。

     她是一个有效的载体。以她为依托,西乡塘区成功地将优势资源转化为发展动力,不断推动和谐社区建设深入发展。

     她还是一个广阔的舞台。大学生、社区、学校在上面亲密合作,各取所需,赢得了共同的发展。

     近日,随着第一批大学生社区书记(主任)助理任期将满,西乡塘区选聘大中专学生担任社区书记(主任)助理工作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记者因此走近她,并发现了她的魅力所在。

大学生助理:忙并快乐着


     一间略显凌乱的办公室里,几张桌子并排放着,上面堆放着好几摞书刊杂志,吴冬秋和李浩东就在这中间忙碌着,神情专注,动作娴熟。

     这是4月3日记者走进西乡塘区衡阳南社区居委会时看到的一幕。

     吴冬秋是广西师范学院的大三学生,也是西乡塘区委、政府为衡阳南社区正式聘请的大学生社区主任助理,任期一年,始于2006年4月底,本月底将任满。一年来,吴冬秋每周二下午都会到衡阳南社区帮忙,社区工作忙的时候周六也要过来——社区忙什么她就跟着做什么,如开展计生工作、献爱心活动,治理“五乱”,制作各种宣传材料等等。

     除了日常工作,李东秋还肩负一项重要使命——在社区和学校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调动大学生为社区服务。衡阳南社区党委书记李海民告诉记者,每次阶段性中心工作确定下来之后,他们都会向李东秋等大学生助理传达,如果需要调动大学生资源共同开展工作,就请他们着手开展。吴冬秋和李浩东正在整理的书籍就是他们去年年底在各自学校号召同学自愿捐献出来的书籍,准备用于义卖,所得将全部交给社区用于公益事业。

     “我们总共募集了700多本书籍呢。”李浩东是广西财经学院的大二学生,在社区的身份是大学生志愿者。“前段时间我们已经开展了第一次义卖,卖出了100多本。”

     由于身兼学生、学生会干部、社区主任助理等职,再加上从事家教,李冬秋非常忙碌,经常忙到“没有一点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但她却坚持按时到社区工作。“很忙,但也很开心。”李冬秋说,“因为在这里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与人交往的能力、组织协调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意义:这是一项群众满意工程


     “他们工作很出色。”对自己麾下的大学生,李海民给予高度评价,并给记者列举了他们的很多好处:协助社区完成繁琐的日常工作、调动大学生资源服务社区、为社区活动出谋出力等等。“这些板报就是他们根据社区的需要,在学校和同学一起做好的。”他把记者带到一间会议室,指着两块板报说,“我们社区的工作人员,要写些东西还行,但要做这样图文并茂的宣传板报却缺乏人才。现在,我们节假日渲染气氛及开展活动做宣传所需的板报都由小吴、小李负责。”

     李海民认为,西乡塘区党委、政府聘请大学生担任社区书记(主任)助理是“双赢”的,因为“社区工作需要借助大学生的才华和青春活力来提高服务水平,大学生则需要通过社区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为将来工作奠定基础”。

     站在城区党委、政府的高度,西乡塘区委组织部部长杜成将李海民的“双赢”提高到了“四个欢迎”和“群众满意”的高度。他说,西乡塘辖区内有大中专院校40多所,有在校大中专学生15万多名,这是西乡塘区的优势资源之一。正是基于利用好优势资源、构建和谐社区、做好干部源头建设等多方面的考虑,西乡塘区才创造性地开展了聘任大学生担任社区书记(主任)助理的工作。实践证明,这项工作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分担了学校的教育任务,提高了社区的服务水平,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欢迎、高校的欢迎、社区的欢迎,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群众满意工程。

经验:“传教帮带”促成“互惠共赢”


     要把优势资源转化成为发展动力,如何“用”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针对如何用好大学生资源,西乡塘区委书记吕洁在3月29日选聘大学生担任社区书记(主任)助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大学生社区书记(主任)助理工作的开展要立足社区实际,把握大学生志趣,结合大学生成长,既注意搭建大学生服务社区、发挥作用的平台,赋予大学生职责,又要为大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增知识、长才干”的舞台,并认真传经验、教方法、帮群难、带作风,使大学生在服务社区的同时能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学会工作的方法。

     衡阳南社区是大学生社区书记(主任)助理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社区之一。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该社区非常注重通过社区工作实现对大学生的传教帮带、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每次开展活动,社区领导都会要求李冬秋站在队伍的前面讲话,“起初,她结结巴巴地几乎讲不出一句话。经过一年的锻炼,她现在讲起话来思路清晰,从容不迫。这证明,我们对她的培养取得了效果”。

     4月8日,西乡塘区表彰2006-2007年度优秀大学生社区书记(主任)助理,李冬秋成为被表彰的20位大学生之一。

     “要想用好大学生社区书记(主任)助理,最关键的是要给他课题,给他施展才能的空间,并对他们的发展起到传教帮带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为社区工作的热情,才能达到互惠共赢。”李海民说。

下一步:把工作推向纵深


     和李冬秋一样,西乡塘区委、政府去年4月底聘任的100名大学生社区书记(主任)助理都将于本月底任满离职。与此同时,新选聘的500名大学生书记(主任)助理将接过他们的旗帜,继续服务社区。

     总结第一批大学生社区书记(主任)的经验教训,西乡塘区有关部门建立了“选、用、管”大学生社区书记(主任)助理机制,并严格把关,切实防止“聘而不任、任而不用”现象的出现。

     其中,针对第一批大学生社区书记(主任)助理工作出现的一些问题,西乡塘区在“管”的方面提出一些新的办法,包括:先培训再上岗,而且培训包括对大学生的培训和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定岗定责,赋予大学生书记(主任)助理相应的责任,明确分管的工作,规定完成的内容;建立激励机制,半年做一次满意度测评及考核,对优秀者予以表彰,对不合格者及时进行调换,而且表态今后城区招考公务员、企事业人员、社区干部等人才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曾担任大学生社区书记(主任)助理、团组织副书记的大学生。

     在新的管理办法支持下,西乡塘区将大学生社区书记(主任)助理工作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参与人数更多,去年选聘100人,今年选聘500人;岗位涉及更广,去年仅限于72个社区和6个城中村,今年增加覆盖到辖区所有的城中村,再加上石埠街道的11个村,共涉及31个行政村;聘用的职务更多,去年主要是社区书记(主任)助理,今年每个社区将配大学生五人左右,聘用的职务将会增加团组织副书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等职务,并充分利用“爱心下分队、义工岗位、爱心超市”等平台,使大学生助理在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管理中有职有责。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