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4月12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谢长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邕宁区蒲庙镇孟莲村青年农民张超富,在城区科技部门办的“新农民课堂”聆听了《无公害香料蔬菜生产技术》科技讲座后,带头在自家5亩香葱地上装起了杀虫灯,采用无公害生产技术种植,搞起了无公害香葱种植。如今,他种植的香葱因无公害、产量高而受到客商青睐。在张超富带动下,孟莲村采用无公害生产技术种植香葱的农户已有30多户。 

  去年以来,邕宁区借助农村党员培训工程、远程教育、科技下乡等平台,把科技送到农民家门口,构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大课堂。“科技课堂”根据农民需要,实行农民“点题”制,农民需要什么技术,就开展什么培训班,以群众的需要确定培训内容,找准培训形式,开展菜单式培训,并利用远程教育播放科技片,或送科技到田间地头,现场解答,跟踪指导。同时,因地制宜确定教育培训重点——蒲庙镇以蔬菜种植为支柱产业,城区农业局、科技局派出技术人员帮助农户发展市场前景好的有机蔬菜,把品种选择、种植技术作为科技重点,让农民普遍掌握科学种植技术;那楼镇是有名的“淮山之乡”,城区农业局、科技局派专职技术人员定期到该镇技术指导,在坛垌村委成立了自治区首个“淮山专家大院”,手把手地教农户进行淮山定向栽培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培训。

     目前,以培育新型农民为目的、带动农业生产发展的科技培训课堂遍布邕宁区74个行政村,有2万多农户从中受益。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