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3月2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陈佳克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广西在全国首创了五保村建设管理模式。这项民心工程被评为2003年“广西十大经济新闻”。2006年2月,她以独特的创新优势,跻身全国250个申报项目的第6位,荣获第三届“中国地方政府改革与创新奖”,成为全国获得此项殊荣的十个单位之一。这是广西民政工作首次获得全国最高奖项。

  是的,“十五”以来,我区民政部门就是这样紧紧围绕关注民生、共建和谐这一主线,在切实保障好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的权益上下功夫,在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走出了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路子。

  在全国首创五保村建设管理模式

  五保户是农村社会家境最贫寒、生活最艰辛、最需要救助的特殊群体,尽管我区各级党委政府集中精力重点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但由于地方财政有限,农村五保村的住房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每逢刮风下雨或者遇到大的自然灾害,他们的安全住宿问题时刻成为当地政府和民政干部的忧心事。从2003年起,我区根据农村税费改革后五保户供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势,通过加大发行福利彩票,在筹集到的自治区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中给予各地每建一个五保村补助5万元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共建的办法,在大的自然村或村委会所在地兴建五保村,就地、就近、就村对五保对象实行集中供养。这是广西民政史上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社会反响最好的一项工作。截至2006年11月,我区累计共筹集资金5亿多元,资助各地建成五保村5589个,集中安置了9万多名五保对象,是建国以来广西五保户集中供养人数的9倍。为推进全区五保村供养工作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我区以加强五保村建设为契机,出台了关于加强五保对象社会救助的有关文件。从2004年1月起,保证每个五保对象每月得到15公斤大米、0.5公斤食油和30元的生活保障,有效地解决了37.9万五保对象供养难问题。兴建五保村是新时期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五保供养的一个创新,它把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模式与中国农村一家一户居住习惯、五保老人乡土情怀相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了几十年来五保供养中碰到的诸多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我区农村社会救助水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实施“明天计划”成绩名列全国第一

  残疾孤儿不仅失去了父母和家庭,而且还遭受疾病的折磨,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是社会上最可怜、最孤独的人,最迫切需要党委、政府和社会特别关爱的群体。长期以来,我区党委、政府非常关心残疾孤儿的成长成才,一直致力于改变他们的前途和命运。2004年7月,我区抓住民政部实施“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的机遇,及时落实1000多万元配套经费,加强社会宣传,切实制订各种工作方案,健全各类管理档案,在全国抢先启动这一工作,争取民政部的大力支持,共对全区2380名残疾儿童进行手术康复救助,及时解决了全区各级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残疾孤儿的康复治疗难问题,为他们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创造条件,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这项工作名列全国第一,民政部长李学举,副部长李立国、罗平飞等领导和其它省市同行多次到广西专题考察指导。2005年4月,民政部还在广西召开了全国实施“明天计划”经验交流会,推广了我区的经验和做法。

  在全区城乡启动“白内障患者复明救助工程”

  长期以来,由于受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和缺医少药等困境的影响,我区农村白内障患者比例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全区农村共有3.2万名农民患白内障,并且他们大都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他们的双目失明,不仅给3万多个家庭带来了痛苦,而且也严重影响了3万多个家庭脱贫致富的大事。因此,2005年初,自治区政府提出,用1年左右时间筹集5700万元福利彩票公益金,在全区城乡实施“白内障患者手术复明救助工程”。根据这一指示精神,我区各级民政部门一方面筹集资金,搞好调查研究、造册登记等工作,一方面主动与卫生部门联系协调,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成功地为3.2万名患者实施了康复手术。此举彰显了各级党委、政府心系特殊群体的情怀,在广西城乡反响热烈,区内外40多家媒体先后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

  开拓彩票发行渠道,筹集更多福利资金

  众所周知,我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投入社会福利事业经费十分有限,很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福利需求。面对这一现实,全区各级民政部门注重调查研究,积极争取中央的政策扶持,拓宽福利彩票发行市场,不断推出游戏新玩法,加强技术管理,充分挖掘社会潜力,推出的“快乐十分”新玩法,创出平均每天发行300多万元的新纪录,成为全国福彩的“良种”,确保了全区福利彩票发行收入直线上升,去年全区福利彩票发行收入达13.85亿元。五年来全区共发行福利彩票63亿多元,通过发行福利彩票筹集到自治区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11.34亿元。有了这一资金作保障,全区民政系统在各地建成了五保村、乡镇敬老院、“老年星光之家”、光荣院、福利院、老年活动中心等共6811个社会福利项目,明显改变了我区县乡基层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面貌。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