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3月0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秦崇广 肖丽红 封之浪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容县各级党组织和妇联在新农村建设中引导广大农村妇女钻技术、学管理、闯市场,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2006年,容县妇联被自治区妇联授予“广西先进妇联组织”称号。3月7日,容县举行“双学双比”女能手表彰大会,对全县一批在新农村建设中创造出辉煌业绩的优秀妇女代表进行表彰。

  容县农村共有10.2万名青壮年妇女。近年来,该县各级党组织和妇联针对农村大多数青壮年男劳动力都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主要是妇女的实际,在全县农村妇女中深入开展“双学双比”(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活动。一是通过实施“农村妇女实用技能培训教材研究开发及应用示范”项目,提高全县农村妇女的科技素质,促使她们依靠科技增收致富。全县建立了15个妇女种养示范基地,并从资金、技术、管理上给予扶持,使示范基地上规模、上档次,让妇女们在看得见中受教育,在摸得着中学本领。去年8月,该县妇联集中全县15个乡镇的80多名女能手和妇联主席到容西乡农村妇女果蔗种植基地和兰花种植基地培训,然后再由她们对各乡、村的妇女进行技术培训和辐射。去年,全县果蔗种植面积达400多公顷,栽培兰花70多公顷,其中兰花一项的年产值就达2.7亿元。二是深化“巾帼科技致富工程”,以加强农村妇女教育培训为着力点,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村妇女。去年,该县妇联系统依托各类培训学校和培训基地,举办种养、加工和电脑应用专业技术培训班150期,1.3万多名妇女参加培训。三是依托各类专业组织,扩大农产品流通领域,培养了一批女专业户和女经纪人。截至今年3月上旬,该县共成立了15个农村妇女专业组织,全县5600多名妇女成为种养、加工专业户,2700多名妇女成为农副产品营销经纪人。

  通过多层次的培训和辐射,该县广大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半边天”作用。石头镇营垌村的中年妇女潘容珍,向农村信用社贷款承包100公顷荒山种植八角,成为该村种植八角最多的农户。2000年以来,潘容珍每年销售八角的纯收入都超过30万元。在她的带领和帮扶下,该村900多名妇女人人种植八角,普遍掌握了科学栽培八角和加工八角的技术,许多妇女靠种八角发了财,有了6位数以上的存款,建起了别墅式的楼房,用上了手机;有的甚至玩起了电脑。容州镇同古村妇女主任秦振芳,将自家3亩多的旱田、坡地全部种桑养蚕,几年来,她每年出售蚕茧的收入都在5万元左右。在她的影响下,同古村350多名家庭妇女,个个种桑养蚕,全村桑园面积达38公顷。2006年,同古村养蚕总收入760万元,养蚕户户均收入2.17万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