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3月05日 来源:南国早报 作者:黄乒宾 陈阜枢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编者按:当前,“城乡清洁工程”正在全区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实施这一“民心工程”的过程中,各地涌现了许多新思路、新做法,并取得了扎实的成效。为持续推进“城乡清洁工程”,营造更浓厚的舆论氛围,从今日起,本报开设“城乡清洁工程新亮点”栏目,报道各地通过“城乡清洁工程”,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造福人民的新举措、新变化,新经验。敬请读者垂注。

 去年10月8日以来,玉林市“城乡清洁工程”4个督察组三天两头在该市大街小巷“微服私访”,这或许算不上什么稀罕事,但与众不同的是,每个督察组里都有2~3名当地媒体的记者。记者们作为成员参加督察,及时向公众反馈结果,并跟踪报道整治情况。被曝光的,往往连夜行动“治五乱”;治理好了,报纸电视上正面宣传……各责任单位、责任人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数次曝光数次整改

 一次比一次改得好

 玉林市江南公园已于去年11月基本竣工,但尚未通过验收及交付使用。虽然如此,每天都有很多游人进入这座敞开式的公园游玩。由于责任单位不清,该公园内乱摆乱卖现象严重,垃圾遍地,卫生状况一度很糟糕。

 2007年1月5日,督察组首次来到江南公园检查。次日,江南公园的卫生状况被当地报纸、电视曝光。之后,有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经过协商,确定了卫生责任单位。

 1月10日,督察组再次检查了江南公园,发现该公园的整体卫生状况大为好转,但有的花圃旁还堆有垃圾,绿化带和水池内还有塑料袋、果皮等垃圾。次日,当地媒体公布了这次督察的结果。

 2月2日,督察组第三次来到江南公园,这一次,市委书记高雄也参加检查。督察组发现,公园地上的垃圾少了,但地面上到处是厚厚的尘埃;水池池底很脏,垃圾较多;公园设施多处被盗,机动车随意开进公园;江滨堤岸还有不少垃圾。2月3日,当地报纸以《建立长效机制 打造文明窗口》为题,公布了这次检查的情况。

 2月10日,该市有关部门在当地报纸发布了《关于加强玉林市江南公园管理的通告》,严禁在公园内摆设摊点或从事户外经营,并对进入公园的游人举止作出细致的规定,违规者将被罚款。

 2月23日,当地报纸以《江南公园好景致 要靠市民来维护》为题报道了江南公园的卫生现状,指出“摩托车、自行车、电动车、脚踏三轮车违规开进公园内,随处行驶现象十分严重,一些小摊小贩摆卖随处可见,果皮随处乱丢,已有两个石桌被打破掉落地面上,市民随意移动石凳,影响美观。还望玉林市民更加文明游乐,让江南公园更美丽更和谐”。

 2月27日,记者来到江南公园,只见位于会展中心、云天民俗文化城、市体育馆3大建筑怀抱之中的江南公园内,数名清洁工人正在忙碌地工作,公园内绿草茵茵,鲜花怒放,地面干干净净,广场上游人三三两两闲庭信步。

 “城市名片”卫生差

 媒体批评不留情

 气势恢弘的玉林市体育馆被称为“城市名片”。然而,今年1月10日,督察组进行突击检查时,却发现体育馆门前的空地上,有二三十个流动摊点乱摆乱卖,场面凌乱不堪。一家来自北方的公司租借体育场场地搞冰雕展,售票房前后到处是果皮、纸屑、塑料袋等垃圾。

 当晚,市体育馆卫生状况差被当地电视台曝光。次日,当地报纸也进行了曝光,毫不留情地指出:“草地上、石椅下,颜色各异的塑料袋、白色的泡沫饭盒、发黑的甘蔗渣、果皮纸屑等多种生活垃圾,星星点点到处散落,一些食品袋已褪色、食物残渣已发霉,散发着异味。记者发现,一些前来参观冰灯冰雕艺术展的市民,随手乱扔垃圾,而周围未有清洁人员的身影出现……”

 次日一早,市体育局负责人来到现场,责成租赁场地搞冰雕展的公司落实整改措施,并组织体育馆全体职工进行清洁大扫除。此外,将体育馆划分为4个责任区,派人天天定时保洁;每周一、周四的上午,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大扫除。体育场馆管理服务中心向市城乡清洁工程办汇报时表示:“昨天晚上,市电视台对体育馆环境卫生不整洁情况进行曝光,我们愿意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

 2月27日,记者在玉林市体育馆看到,馆前的场地显得很空旷,没有摊点,也没有垃圾。冰雕展的售票房前后,也几乎看不到垃圾。

 南流江遭受污染

 曝光后有所改观

 2月8日上午,督察组检查了南流江,发现堤坝上常常可以看到人和狗的粪便,到处是饮料盒瓶、纸屑,夜宵营业摊点附近,污水乱洒,江边的青草泛黄。沿江两岸居民的生活污水往南流江里排放,江水又是不流动的,加上近期雨水不多,南流江的水变黑变臭。

 2月9日,当地媒体曝光了被污染的南流江状况。当日上午,玉林市水利局立即组织人力、机械、船只,大规模地开展清理南流江行动。连续两日,两辆钩机、一辆装卸机、5辆货车、4艘冲锋舟和120多人,一直忙碌在南流江两岸。仅仅两天,就清理了50多吨的水面漂浮物。水利局还落实专人负责,每天对南流江的两岸和堤坝进行保洁,并定期清理江面的漂浮物。当地媒体对南流江卫生整改情况及时进行了跟踪报道。

 2月27日,记者站在江南公园附近的南流江岸边,只见南流江的水虽然还是颜色发黑,但岸边的堤坝和草坪上已少有垃圾。据悉,该市政府计划将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投资建设水综合处理工程,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场,着力解决南流江的缺水问题和污水排放问题。同时,正在争取把南流江列入广西重点整治的河流,严禁南流江上游新建设污染大的工业企业,确保工业废水达标排放。

 舆论监督助转变

 玉林市容更靓丽

 今年农历正月初二,人们还沉浸在春节假期的惬意中,督察组就突然出动,检查玉林市区大街小巷的卫生状况,发现脏乱差现象又有反弹,小商小贩随意摆卖,垃圾乱扔,最突出的是市民燃放烟花爆竹后留下的纸屑没有及时得到清扫。

 当晚,当地电视台报道了这一情况。2月20日,当地报纸刊登了该市城乡清洁工程办《关于进一步做好春节期间市容保洁工作的通知》,指出春节期间督察组检查发现的卫生问题,要求各单位、各居民做好各自庭院和门前的清洁工作,及时清理燃放烟花爆竹留下的纸屑。

 市政市容管理局局长韩汝和告诉记者,用市委书记高雄的话来说,是“舆论监督”和“行政监督”、“群众监督”三管齐下,通过曝光“五乱”现象,宣传实施成效好的单位,即“天天宣传、日日曝光”,实现“天天清洁、日日干净”。

 据统计,该市4家媒体至今共报道“城乡清洁工程”共317篇(条)。随着一个个卫生死角被曝光,一个个“美丽港湾”得到宣传,舆论监督的威力极大推动着“城乡清洁工程”的开展。

 采访期间,记者驱车经过玉林市的大街小巷,发现乱摆摊点没了,市容环境好了,街头绿化美了。玉林真的变了,变得洁净、美丽而充满魅力。这座城市已向“现代版”城市全面升级,一座现代化的中小企业名城呼之欲出。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