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2月0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黄 莹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日,在2007年全区文化工作暨全区农村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全区各市县总结了2006年取得的累累硕果,区文化厅厅长容小宁在总结会上也兴奋地表示:2006年,我区文化建设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丰收年景,取得了“十一五”漂亮的开门红,并强调2007年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各个方面,形成全区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力量。
  透过这个会议,我们明显地感觉到我区文化工作者群情激昂,目标明确,将集体书写2007年广西文化的新篇章。在这之中,“文化致富”工程的建设、文化体制的改革以及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优秀舞台剧的市场化运作的深化将成为2007年广西文化领域的新亮点。

  提倡“文化致富”新观念

  在这个会上,有一个新观点显得格外深入人心——“文化致富”。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刚刚出台《关于实施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致富工程的意见》,今年将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开“文化致富”工程。这个工程是以全区文化系统通过调研、比对总结出的五种成功模式为样板。“五种模式”分别是阳朔模式-文化项目带动型、靖西模式-民族生态文化型、横县模式-文化知识致富型、北流模式-农业生态文化型、恭城模式-休闲文化旅游型。这是一条被确定为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建设主体、以特色文化项目为建设载体、以“政府十企业十农户”为建设模式,国有与民间相结合、经济与文化相互动、人与自然相和谐的适合广西实际的农村文化发展新路子。全区文化战线统一认识,集中推进。目前,广西文化厅已经和各市县签订了今年文化工作的责任状,明确了双方的职责和任务,并对其中的具体指标予以量化,以便更好地跟踪此项工程的建设进展,及时总结、提炼、创新,使“文化致富”工程在2007年产生新的效率。区文化厅副厅长陈映红还强调,在“文化致富”工程中,各市县将加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扶持推动“老南宁”、“天·梦”“百色起义”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同时,要积极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如民族动漫游戏、创意园区等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

  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致富”工程的开展,挖掘了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打破了以往人们对文化就是“唱唱跳跳”的狭义认识,提出了“文化也能致富”的新观点。对此,阳朔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黄燕表示将会继续对原有的模式进行进一步探索,她谈到,《印象·刘三姐》这个项目不仅给阳朔的“三产”带来了很大的收益,也对农民生活的改善和文化品位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单纯依靠这个项目来发展阳朔的文化是远远不够的。2007年,阳朔将进一步以文化项目为龙头,走文化促旅游,旅游兴文化,旅游文化促产业的新路子,让更多的农民从中致富。

  可以展望,“文化致富”将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东盟文化交流将成热点

  2006年,广西的文化在服务国家外交、政治、经济发展中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晚会的成功举办,温家宝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都予以高度赞誉。此外,在去年9月举行的“大地飞歌——中奥萨尔茨堡之夜”大型文艺晚会上,广西的艺术家们尽显风采,成为沟通中奥两国友谊的文化使者。2007年,广西将继续做好文化艺术精品对外特别是对港澳台地区和东盟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树立广西文化新形象,扩大国际知名度。围绕建设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广西还将积极筹办“2007北京·广西文化舟”和“2007新加坡·广西文化舟”活动,继续举办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把广西的精品文化介绍到东盟各国,拓展对外文化交流贸易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在博物馆领域的交流上,广西将配合中国博物馆学会召开“首届东亚地区博物光与文化多样性圆桌会议”,并启动东盟10国博物馆与广西民族博物馆“10+1”合作与发展联盟的前期调研工作。自治区副主席吴恒还强调,2007年广西的文化发展一定要服务好建设富裕和谐新广西这个目标,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龙头,通过各种丰富的文化活动向外界介绍广西。同时,要把文化产业作为一个经济的新亮点来发展,以期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共同促进广西经济的发展。

  文化单位做好准备迎改制

  今年是广西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年,不仅将对体制内的文化单位大刀阔斧,也将对体制外的社会民间资源进行整合,以便培育一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大中小型国有或民营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对于此次改革,各试点单位普遍表示欢迎。广西演出公司总经理盛洁谈到,文化体制的改革是我们盼望已久的事。虽然广西演出公司这几年也进行了一些机制改革,如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的改革等等,但还没有触及体制的核心。目前,公司的改革分转企、改制两步走,2007年的任务主要是转企。著名导演、广西彩调剧团团长龙杰锋感叹,我们已经喊了很多年“狼来了”,今年“狼”终于来了。龙团长说,自治区文化厅直属剧团的改革总方案目前还未确定,但带有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的体制机制改革必然于今年落实,对此各剧团都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相信文艺团体的转制改革一定会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得到积极有效地进行。

  文艺舞台将百花齐放

  2007年,广西将继续打造民族艺术精品,对桂剧《大儒还乡》、音乐剧《桂林故事》、桂剧《柳宗元》、话剧《苍天有泪》等一批有特色、有新意的剧目进行修改和提高,力争在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新剧目奖”、全国话剧调演中能各有一台作品入选或获奖。此外,如何将广西的优秀剧目在演出市场上进行推广,这也是2007年广西文化工作的一个重点。2006年12月,由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冠名的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在全国18个省(区)巡演的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这是企业和文化项目的一次联姻,为文化项目如何在市场运作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柳州市文化局局长唐柳荫表示,《八桂大歌》不仅要做好国内演出市场,还要推向国际市场,目前这个计划正在酝酿当中。

  除了加强作品的推动工作,在设施、人才及资源整合上,文化部门也将积极外引内联,借力发展,加快推进广西演出公司与中国东方歌舞团的人才培训和器材经营、广西木偶剧团与北京儿童艺院的合作项目建设。

  新年伊始,全区文化工作会议开出了新气象、新气势,展现出一种合力为实现刘奇葆书记在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具有时代气息、民族风格、开放包容的文化先进省区”的目标而发愤图强的良好态势,2007年,文化将成为广西经济的新动力。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