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1月2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骆展胜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穆虹要求总结经验推进全区“竹筒房”改造

  1月20日,广西民居文化保护与推广试点项目验收总结会在昭平县黄姚古镇召开。自治区副主席穆虹经过实地考察和听取发展改革委员会、自治区建设厅、总业主广西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以及阳朔、昭平、兴安等三县领导的汇报后说,通过首批试点改造,使广大干部群众从中受到了传统民居以人为本理念的教育,统一了思想认识;通过试点示范,取得了经验与做法,值得很好地总结和推广。

  我区民居文化保护项目于去年启动,阳朔东岭、昭平黄姚和兴安水街是被列为全区“竹筒房”外观改造的三个试点。1月19日至20日,穆虹从兴安水街开始,先后检阅了这三个试点的改造效果。穆虹认为,改造后的阳朔东岭,体现了桂北民居特色,不仅让117户居民的人居环境大为改善,而且与西街和漓江风光相得益彰。改造后的黄姚古镇,兼具客家建筑、岭南风格的清水砖墙、小青瓦和建筑彩画等文化特征;改造后的兴安水街,马头墙特色凸现,乡土气息浓郁,民居文化“修旧如旧”的恢复,有效地拉动了兴安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穆虹对下一阶段全区“竹筒房”改造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求有关部门对三个试点项目很好地归纳、总结与完善。二是要求抓好对试点项目的宣传。他强调,示范取得的经验要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很好地宣传,要形成“放大”效应,增强影响力。三是做好推广应用。他明确指示,要求自治区建设、发改、旅游等部门和设计单位尽快研究制定推广方案,鼓励三个试点项目所在市县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要通过广西民居文化保护与推广,在未来的城乡发展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方向。

  据悉,我区今年将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确立的“1211”工程的要求,重点抓好10个城镇化示范县、22个小康示范镇的“竹筒房”外立面的整治规划。与此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全区33个示范村开展各具特色的村屯综合整治,力争形成鲜明的地方建筑特色。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