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1月29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2006年南宁市文化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全会精神,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工作全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创新,努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实施艺术精品工程,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加强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努力为建设“富裕南宁、文化南宁、生态南宁、平安南宁”做出贡献。

     一、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工作,努力实现文化南宁建设“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全系统文化工作者认真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用理论指导文化工作的实践,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在文化发展的各项具体工作中,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关于建设“文化广西”的重大决策,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南宁”的工作部署,全面推进“文化南宁”建设的各项文化工作,实现“十一五”文化建设的良好开局。

     二、 热情服务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继续提升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品牌

     围绕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工作,精心策划,力求创新,继续抓好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各项文化活动,办好《大地飞歌2006》晚会、《风情东南亚2006》晚会、绿城歌台等文化名牌项目,积极拓展节庆活动的新领域,进一步提升民歌节的品牌影响,扩张民歌节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三、 加大实施艺术精品工程力度,增强剧(节)目的市场运作能力

     加大艺术创作生产和演出力度,组织创作大型歌舞晚会《风情东南亚》、话剧《黄振磊》、音乐剧《梦幻刘三姐》、歌舞剧《布洛陀的神话》、新编历史粤剧《三江水满皇姑情》等剧目的生产,争取在2006年有更多更好的剧目投放市场。进一步抓好专业院团的体制改革和队伍建设,积极推动优秀剧目的市场演出,重点抓好舞剧《妈勒访天边》、歌舞《美丽壮锦》、“五一”粤剧黄金周的演出。开展县级专业团体的文艺汇演,不断提高市、县两级专业院团的艺术创作质量、演出水平和市场能力。

     四、 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基层文化建设

     努力建设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别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开展城乡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

     创新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路,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抓手,重点抓好特色民间民族文化活动及各种类型的节庆活动,如“农民工艺术节”、“绿城少儿艺术节”,推进“一地一节”活动,打造群众文化的地方特色品牌,促进群众文化的普及和提高;加强生育文化建设,并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以“四基”建设为基础,不断完善基层文化硬件软件的功能配套,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中的文化建设,理顺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开展农民文艺队汇演、评选南宁市“十佳乡镇文化站”活动,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阵地作用。

     进一步完善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努力完成市图书馆多功能厅建设和少儿图书馆ILASII系统升级工作,推动南宁市各级各类图书馆,特别是贫困县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社区图书室的建设。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二期项目建设,加强共享工程基层分中心的建设,开展文化信息的网上服务,完善市区内图书借阅一卡通的工作。

     五、 继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工作力度,不断打造城市历史文化亮点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定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

     制定我市历史文化保护建设规划,争取维修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新的历史文化景点,重点修建洋关码头,纪念南宁开埠100周年。加快南宁市博物馆筹建步伐,做好陈列展览内容方案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孔庙建设步伐,力争早日完工。 

     六、 加强文化市场规范管理,建设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及行政执法工作,改善和优化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务环境。改革市场管理方式,健全市场管理制度、考评制度,充分利用高技术手段对市场进行长效管理。 继续探索“绿色网络教室”建设的路子,为青少年健康上网拓展更大的绿色网络空间。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进行业自律建设。

     七、 整合首府文化资源,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优化招商引资环境,鼓励、支持和引进各种资金进入文化领域,推进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和建设,积极扶持文化企业特别是龙头文化企业发展,积极开发“一地一品”特色文化产品,促进演出娱乐业、音像制品业、电影放映业、知识服务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民族工艺品业等文化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文化产业的品牌企业和品牌项目。

     八、 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树立文化南宁形象

   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平台,不断拓宽对外文化交流渠道,除了继续加强国际性的文化交流之外,力争把我市优秀的剧(节)目推向国外,重点抓紧落实大型舞剧《妈勒访天边》到欧洲的演出以及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文化艺术交流,争取走出去开展“中国南宁文化周”活动。

     九、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机制创新

     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继续完善艺术院团的改革,加快其市场化、产业化的进程;继续深化公益文化事业单位的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内部管理机制。进一步整合全市文化资源,以市人大会堂为中心,建立舞台艺术演出基地;以市群众艺术馆为龙头,建立社会文化艺术培训中心。

     十、 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文化人才队伍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机制,着力建设文化系统文化艺术人才基地,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的培养造就,特别是加强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建设,加大对青年干部后备力量的培养使用,争取送到国内、区内著名的文艺院团或文化单位挂职学习锻炼。

     十一、 抓好重点文化设施项目的建设

     加快孔庙建设进程,争取早日完工;积极推进新民族影城的建设,力争及早动工;积极配合自治区抓好文化艺术中心等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工作。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