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1月29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2006年,全市文化系统及广大文化工作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区党委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为动力,按照自治区建设“文化广西”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现代文化名城”和“文化桂林”的战略部署,大力繁荣文艺创作,发展文化文物事业,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积极探索改革文化体制,努力维护稳定团结的局面,基本形成繁荣、健康、向上的文化发展态势。实现文艺精品不断涌现,群众文化蓬勃发展,文化事业取得新突破,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决,文化工作的地位不断提升,有力地促进桂林市三个文化建设。

    一、坚持精品战略,艺术创作与展演捷报频传。
    重点艺术剧目创作和演出再创辉煌。作为广西冲刺“国家舞台精品工程”的重点作品桂剧《大儒还乡》顺利开展。“社区、校园、部队、乡镇、企业百场演出活动”,共演出310场,协助巡演平台,编创人员按照“思想上更深,艺术上更精湛,制作上里精良的要求,广泛听取国内艺术、戏剧界专家意见,不断修改,提高。该剧继2006年初剧入选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精品工程”30台初选剧目后,于今年11月又以总票数第二名荣获“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和文化部“文华奖”金奖。桂林市歌舞团演出的《愿做桂林人》音乐舞蹈晚会获广百音乐舞蹈比赛一等奖第一名。全年各市各专业团队下基层、下乡演出井共150场。在完成上级交办的各类演出任务的同时,各剧团克服困难、谋求自身发展.全年共演出1100余场(次),其中商演占83%以上,既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还扩大了剧团的社会影响刀,实现艺术、生产两个效益的双赢。

     美术创作成果丰硕。画院学科带头人张复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颇具影响的“甲子同庚个人联展”一批中青年画家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
和深厚的功底,多次在国际国内大赛中屡创佳绩:共有33幅作品参加全国性美展或获奖,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世纪风骨·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联展”、“法国巴黎中固当代艺术晨”“2006年自国画名家邀请展”、“广西文化舟’魅力广西美术精品展”等展出。

     二、大型文化活动主题鲜明、时代感强,展示桂林文化新风貌。
     2006年桂林市春节晚会、新春交响音乐会、《我们都是一家人》2006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三月三”歌节大联欢、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文艺晚会、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 O周年《光辉历程》大型文艺晚会、“桂歌飞扬一剃(歌八桂组合演唱会”等大型文化活动,紧扣时代脉搏,高扬主旋律的旗帜,提高了城市文化品位,丰富了市民生活。接待美国参议院议长专场演出、接待印尼总统专场演出、欢迎越共中央代表团欢宴演出等重大外事活动中,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以精湛的技艺、良好的精神风貌圆满完成任务,得到市领导充分肯定和外宾的高度赞誉。   

  三、围绕和谐社会建设,群众文化工作深入基层、贴近群众
     2O06年,围绕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目标,全市群众文化工作重心向基层社区和乡镇下移,基层文化阵地、骨干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文化工作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凸现。

     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又有新突破。平乐县总投资105万元,总建筑面积为l508平方米的文化综合大楼,即将竣工;永福县总投资279万元的宣传文化中心大楼已建成投入使用,文化馆和图书馆办馆条件得到改善;恭城县投资110万元兴建的文化馆大楼已完成主体工程。这些文化设施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为推进群众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城乡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在第2 7届“漓江之声,大型群文活动的推动下和影响下,全市各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各县、区积极打造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如龙胜县“新春农村文艺会演”永福县“风山之春、茅江之夏”、资源县“河灯歌节’’全州县“湘江之光”、灵川县“希望的田野”、兴安县“农民文化艺术节”、荔浦县“荔江之夏”等,极大地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