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05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骆展胜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桂林是山水名城,照理说,水资源比别的城市更为丰富。然而,桂林人将节水的文章做得早,做得很精彩,十年节水相当市区两年售水量。12月2日,建设部专家组在桂林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验收通报会上一致认为,桂林的城市节水工作领导重视、观念正确、机构健全、制度有效,是中国南方城市节水的典范。

  中国供排水协会副秘书长丁五禾说,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北方缺水,也知道全世界很多地方闹水荒,但人们一般不会把缺水与中国南方的桂林联系在一起。而桂林的领导却在很多年前就看到了水对于桂林的特殊意义。更为庆幸的是,桂林市政府不仅节水工作启动得早,而且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个城市的节水工作能10年坚持不懈,从1995年到2005年,桂林市区累计节水14729万立方米,相当于目前市区两年的售水量,这个业绩来之不易!”

  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张悦指出,在全国668座城市中,缺水的城市竟占400多个。桂林虽然有着充沛的雨量,但桂林降水量的80%集中在3—8月份。“农业灌溉需要水,工业发展也要水,漓江游览还要水。桂林却在有限的水资源的基础上,以‘两江四湖’为代表的城市景观工程十分巧妙地做活了水文章,这是值得全国很多城市学习的。”张悦还说,1987年,桂林在广西率先成立了“节约用水计划用水办公室”,通过抓企业、抓节水器具的推广应用,较好地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节约用水。与此同时,加强了供水管网的改造和检漏工作,有效地降低了供水漏损率。仅1999年至2004年,桂林共投入管网改造资金7176万元,改造主干管长达81公里,并率先建立了城市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使供水管网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节水效果十分明显。

  建设部专家还肯定了桂林市在提高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污水利用资源化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据悉,该市先后投资3.38亿元兴建了4座总设计能力为22.85万立方米/日的污水处理厂,建成排水管网346公里,管网服务人口达59万。特别是陆续完善了近200条小街小巷污水支管系统,新建和改造了9座污水提升泵站,从而降低了自然水体污染。目前,桂林城市污水处理率达79.78%,污水处理回用率为22.35%,处理后的水既可补入“两江四湖”作景观用水,还能补充城市绿化和农业灌溉之需,全部19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要求。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