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07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甘宁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12月5日,记者从南宁市文化局获悉,2007年,南宁市文化局将向市政府申报公布一批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南宁市首次建立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师公戏、香火龙舞等一批民间文艺、节庆、游艺等文化遗产有望进入保护范围。

  据介绍,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应具备的主要条件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包括民间文学、歌舞曲艺、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庙会、庆典等等。申报项目遵循下列标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的特点;在当地有较大的影响;处于濒危状态。

  在项目申报程序方面,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各级行政部门等,都可向所在辖区文化行政部门提出市级代表作项目申请,经审核同意后,将逐级上报至上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筛选论证。

  为更好地摸清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底”,南宁市文化局于12月5日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人员进行培训。普查工作将突出科学性和真实性,采取专题调查、走访传人,群众访谈,现场录音录像等方式进行调查。普查活动将从现在起持续到明年。

  目前,南宁市良庆区已被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试点县(区),该地区富有传统特色的师公戏、钱鞭舞、斑鸠舞、风火球、香火龙舞、鲤鱼白鹤舞等一批富有传统特色的民间文化,将成为首先被调查的对象。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