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7月04日 来源:新桂网-南国早报 作者:唐正芳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用上了环保厕所,村民心里乐开花。日前,中国红十字会欧盟援建项目宾阳县那宁村改水改厕仪式上,记者就见到了这种当地群众称之为“旱厕”的环保厕所。

  沿着村边的道路往前走,沿途不断见到被推倒的小土墙,广西红十字会副会长方南亭笑着说:“这些都是原来的厕所,现在被推倒强制‘退休’了。”村民如今使用的环保厕所,村民们叫它“旱厕”,顾名思义就是不用水冲的。方南亭特地带着记者参观了几户人家建造的“旱厕”:厕所盛放小便和大便的东西是分开的,大便完后顺手撒上一把毛灰,盖上盖子,通风设备会将大便吹干。半年后,从外墙的洞里将大便掏出来,撒到里间地头,就是最上等的肥料。小便则用一个可装10公斤重的塑料壶盛装,随时都可以取出来用水稀疏后浇灌田地。

  记者问其中一位户主:“‘旱厕’好用吗?”户主笑逐颜开地说:“好啊,‘旱厕’建在屋里以前以为很臭,用后才知道,这样不仅方便而且干净,一点气味都没有。还可以在里面洗澡,这是以前想都没想过的。”

  据方南亭介绍,目前农村最大的问题就是用水和上厕所。在2002年宾阳县的灾后重建中,广西红十字会引进资金,将这两个问题同时解决了。广西红十字会从2001年开始在农村援建卫生厕所,目前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全区已建成19800个厕所,受益村民近10万人。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