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研究专家冯明洋呕心沥血之作《越歌:岭南本土歌乐文化论》,近日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受到文化学术界、音乐界的高度关注。
冯明洋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曾在广西艺术学院任教,现为广东省音乐研究所研究员。他一直醉心研究岭南的本土民歌,并多次到八桂各地进行调查,曾发表《桂西南采风报告》《论德保壮族民歌》《壮族民歌》等重要论文。《越歌》一书分十大篇章,收入《壮侗语族的多声部民歌》《岭南壮语构成与民歌色彩区划》《瓯骆土著与壮族民歌》等文章,并把岭南本土歌乐田野工作实例——《那坡各族音乐普查报告》作为附录收入。该书是“岭南文库”的一部分,虽看似是介绍广东民情风俗的系列,但毕竟岭南粤民系历史上与广西壮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也涉及壮学研究。
香港大学语言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系博士生戴忠沛认为,《越歌》最具特色的地方,是将音乐研究与民族、历史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该书首先研究古代文献的各种古越人音乐记载,再将之与近现代的侗台民族及南方汉民系的诗歌作比较。然后作者仔细地介绍了岭南各民族的诗歌音乐结构,最后指出近现代南方歌乐皆有的共同特征,如“越征”调式体系、多声音乐、双声腔调体系等。最后就越歌研究、保存和发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相信该书会为对壮族诗歌感兴趣的人们带来很多启发。
《越歌》一书对各地的诗歌尤其是壮族诗歌的音乐结构作了严谨仔细的描写,并附上了曲谱,此举无疑为壮族诗歌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视角。同时,冯明洋从音乐结构方面将今日的壮族诗歌与古代越人歌乐联系起来,也为历史文献考证开创了一条新的路径。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罗城魏家屯与黎家屯: 多年纠纷一朝解 握手言和两受益
“希望签订协议后,大家可以和睦相处,共同谋求发展,造福子孙后代,这是我们共同的心声。”7月31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黄金镇寺门村魏家屯与黎家屯村民代表们自愿在和解协议书上签下了大名,握手言和,标志着两屯群众正式化干戈为玉帛,长达30多年的矛盾纠纷得到了化解。 【详细】
平南丹竹信用社:爱心捐赠,情暖留守儿童
7月14日,广西平南丹竹信用社携手爱心兄弟企业走进丹竹红新小学开展了“点亮梦想,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希望”捐赠活动,关爱乡村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助力。 【详细】
广西河池:巧手“剪”英雄 佳作助战“疫”
2月26日,广西河池市仫佬族剪纸传承人罗华清向大学生志愿者介绍战“疫”剪纸作品。2月26日,广西河池市仫佬族剪纸传承人罗华清在创作战“疫”的剪纸作品。 2月26日,广西河池市仫佬族剪纸传承 【详细】
我区首部建筑施工安全规章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3月1日正式实施。该《办法》为广西首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领域政府规章,将从制度上加强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管理,倒逼各方主体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从根本上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