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2月23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刘艺 王玮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一张烂船挂破网,长年累月海上漂。斤两鱼虾换康菜,祖宗三代同一仓”,这是昔日钦州渔民生活的真实写照。2月21日,夹着清晨蒙蒙的细雨,记者来到了位于茅尾海畔的渔村龙门港,感受着转产后渔民春节的喜庆。75岁的老支书激动地告诉记者:“现在渔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春节也一年比一年红火,真的是‘鱼跃龙门’了!”

  大年初四,记者走进龙门港,正值渔村开年的好日子,歌声、笑声、鞭炮声此起彼伏,汇聚成了新年里最温馨的画面。老渔民林振英热情地招呼记者到家里坐坐。捕了40多年鱼的林大妈如今卖掉了渔船放下了鱼网,告别了风雨飘摇的海上生活,在家里享受着天伦之乐。

  林大妈的儿子邱强伟告诉记者,以前父亲一年到头2/3的时间都在海上漂泊。2002年正值产业结构调整,很多渔民改捕为养,他接过父亲的渔船后,将渔船卖掉后得到的30多万元作为养蚝的资本。今年,他的蚝卖了12万元的好价钱,尝到了捕捞转养殖的甜头,现在村里养蚝的人也越来越多。

  谈起养蚝经,小邱充满信心:“如今大蚝供不应求,远销广东、浙江等地,价钱也不错,养殖比捕捞赚钱多并且稳定,还保护了海洋资源。”目前,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继续扩大蚝的养殖,贷款投资养虾,做长产业链。提起女朋友,小邱一脸幸福,他已经在钦州买好房子准备结婚。

  记者在渔村转了一圈,村干部包培才告诉记者,昔日船上为家、居无定所的渔民,现在90%都已经住上了砖房。在渔民苏桂金的家里,房前屋后栽满了花草,三世同堂在院子里烤大蚝。看到有客人来,郭大妈一边招呼记者坐,一边让女儿烧旺点火烤大蚝。

  聊起现在的生活,苏桂金老人笑得合不拢嘴。他从14岁起摇船出海捕鱼,一去就是六七天,最怕就是遇上台风天。转产之后他把小船换成了大船,改近捕为远捕,还参加培训班,和村里的干部学做起了大蚝和对虾养殖,现在年收入十几万元,盖起了50万元的新房子,别提多气派。

  苏桂金老人不住地点头称赞:“共产党的政策好,加上地方政府大力扶持,渔民不但可以贷款转产,一艘渔船每年能减掉5000多元的费用,还能领到柴油补助,现在大马力的船每年最高有5万元补助,小马力的船每年也有8000元到1万元的补助,渔民的生活是越过越好了。”

  镇干部洪盛声告诉记者,全镇有7800多渔民,其中80%的渔民都已经进行了转产,现在年人均收入3449元。今年正在引进海产品深加工厂,到时渔民的钱袋子会越来越鼓。生活好了安定了,渔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健身、唱歌、篮球比赛,一年四季热热闹闹,天天像过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