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覃明达 庞泽涛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贵港市采取引资造绿和节约建绿的办法,走出了一条城市绿化“公用事业公众办”、“低成本高效率”的建设路子――该市城区绿化覆盖率从建市之初的25%提高到现在的32.3%,绿地率从23%提高到28.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5.6平方米提高到10.2平方米,园林绿化三大指标全部达到了“广西园林城市”标准。更为可贵的是:该市从城市绿化基础相对薄弱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前后只花了2亿多元,其中由市财政“埋单”的还不到1/4。

  作为一个新兴城市,贵港在城市建设中始终突出“人居”理念,把生态环保和改善人居环境放在首位。为了解决园林绿化建设资金问题,市委、市政府通过财政投入一点、招商引资解决一点、社会资金利用一点等多渠道引资造绿,充分发动全社会参与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市委、市政府连续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营造“青年成人纪念林”、城市“绿化示范点”、新世纪广场认植绿树、“百千万”城市绿化工程大会战等活动。市建设部门坚持用科学规划严格控制新建单位和居住区的绿化指标,要求“谁建设、谁绿化”,在建设工程项目报建时严格审查把关,对绿地率未达标的项目方案一律不予批准,用政策引导房地产开发商和各单位投资建设小区(庭院)公共绿地。几年来全市各商住小区和单位庭院投入绿化资金累计超过1亿元,城区有70多个单位和居住小区成为市级以上“庭院建设先进单位”。建市以来,贵港多方筹集园林绿化资金共2.1亿元,在城区新植乔灌木300多万株,新增绿地面积536公顷。

  在城市园林绿化的具体建设中,贵港市委、市政府除了追求美观,更注重经济、实用和生态效应,不盲目贪大求洋,不脱离实际搞“高价建绿”,始终坚持“节地、节水、节财”的节约型园林绿化。在绿化建设中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研究推广乡土树种的开发利用和普及。占地面积300多亩的新世纪广场公园,绝大部分植物为本地化品种,植树成活率达95%以上,前后投入不足200万元就种植出乔灌木50多万株,绿地率达到65.4%,比从外地购树种植至少节省30万元。目前贵港园林绿化苗木自给率已达到80%以上,由于“就地取苗”不但降低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成本,提高了绿化种植的成活率,还带动了当地园林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全市林木花卉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园林苗圃由过去的10公顷发展到190多公顷,苗木总量超过1400多万株,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