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05日 来源: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白圩镇距离广西首府南宁110公里,距离宾阳25公里,距湘桂线黎塘火车站56公里,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是自治区人民政府列入全匡重点建设的204个集镇之一。全镇土地总面积1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51743,水田39l14亩,旱地12629亩。全镇辖13个村(居)委会和1个工业园区,106个自然村屯,30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5万人,非农业人口1.05万人。

  白圩镇资源丰富,地广土肥,交通便捷,水利条件好,盛产优质大米、糖蔗、鱼苗等,是全区优质米生产基地和水产养殖业基地,素有桂中“鱼米之乡”的称号。与时俱进,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围绕“特色农业强镇,小城镇建设兴镇,工业富镇,商贸活镇,以治安保稳定,以教育促发展”的发展思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

  繁荣社区居委会;高长、覃黄、朝韦、逢寨、龙宝、文岭、长岭、长岗、狮螺、陆永、石塘、玉峰12个村委会。《年鉴》资料为:辖13个村委会,共106个自然村。

  白圩镇是上林县的农业大镇。镇党委政府从本地资源情况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把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引导农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特色农业,逐步形成了优质米、糖蔗和畜牧水产三大支柱产业。白圩镇粮食生产根本实观良种化,每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9万多亩,主要种植万家香、九〇三、丝苗、博优一〇二五等优质谷。

  通过吸引外资和技术,采用租赁、转让、股份制等形式,实行机制创新,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不孤村不孤村位于上林县白圩镇,长久以来以重教崇学闻名内外。村中“不孤书院”遗址可追溯至明朝。2008年,全村人口390人,建国以来至2008年,全村已有180多人考进大中专院校读书,被誉为“岭南状元村”。该村 自1988年以来连续十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双文明村,1998年被中宣部列为“全国创建小康文明示范村”。多年来,不孤村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游人以及日本、泰国等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参观。加上该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是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不孤村又称“状元村”。位于广西南宁市上林县白圩镇。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324国道)转上林至宾阳二级公路至白圩,沿白圩至覃排公路可达。距南宁市110千米。是人文风景旅游区。该村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不孤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环境幽静雅致,村前百亩荷塘,幽香阵阵。千亩油葵,花海无边。相传刚建村时,仅有两户蓝娃和一户潘蛙人家,方圆数里无一村毗邻,称孤村。经数百年繁衍生息,形成了几十户数百人的大村,改名为不孤村。村口竖立着一座端庄的“汝南门”,两侧 刻着笔迹强劲、文气高古的对联“:汝水清流士读农耕绳祖武,南山挺秀 门仁里萃人文”。此门建于清代,展现了村民乐耕好读,重教崇学的风尚。仅清朝年间,就出了庠生、秉生、贡生、武举20多人。解放后,平均每3人中就有一名大学生,被誉为“岭南状元村”。村后山有个鼓岩书院遗址,清光绪年间,不孤村进士周泰公中举不愿做官,回村创办书院,教授村民弟子,日种稻 夜读诗书,治学严谨,人才辈出,代代相传,蔚然成风。不少望子成龙的父母携子到此参观游览,感受村里浓郁的学风。周边环绕着“笔架山”、“书山”、“印山”、“金山”、“榜山”,分别形成了绝妙的“文房四宝”和“金榜题名”的景观。村前的陈列馆中,记载了不孤村的发展历史、“状元”学子名册以及所上院校名称。每年12月,举办“油葵文化旅游节”,以花作媒,吸引无数游客到村旅游。村里现已设有停车场、农家乐餐厅等旅游设施。不孤村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田园风光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同时,也是开展农家乐、乡村游活动的好地方。

  智城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白圩镇爱长村。智城是唐代澄州刺史韦厥隐居地建筑。以陡峭的石灰岩山体为城垣,在山谷中构筑城防,利用山谷走向分布设内、外城。城外有池塘与清水河相通,结构独特。内城面积1.133万平方米,外城5.133万平方米。唐仪凤二年(677年)在外城墙东端内侧崖壁上刻《韦敬辨智城碑》(简称《智城碑》)。每年为纪念韦厥公而举行的“万寿节”吸引数万游客参与。

  毛塘湿地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却是众多影友的挚爱之地。四周山形奇幻,中央一方清水池塘顿添几分秀美,池塘边却有形状大小各异的山石散布,拍风光、人像都合适。

  幸运的话还能看到苍鹭在湖面上翩翩起舞,它们时而展翅高飞,时而在水中觅虾。阳光下,碧水蓝天和苍鹭构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