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25日 来源:融安县委宣传部 作者:覃庆和 唐洪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2018年8月5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龙革雄在查看山野葡萄挂果情况。(覃庆和 摄)

  龙革雄,男,今年51岁,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人,家庭人口6人,主要致贫原因为:因病、因学(家里老人有长期慢性病,有3个小孩读书)。龙革雄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身上透露着一股子韧劲,通过实施“拯救故乡计划”,带领村民勤劳致富,2018年,龙革雄终于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今年3月李花盛开的时候,位于广西大山深处的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迎来了整村脱贫后第一个崭新的春天,漫山遍野盛开的梨花,穿梭如织的游人,谈笑风生的庭院,在农家乐忙的热火朝天的龙革雄……一幅幅幸福的画面让人向往不已,可有谁知道,这个距离县城40公里大山深处的的村庄,2012年前曾是有名的“空巢村”,一度只剩下6位老人留守。进村道路崎岖、土地闲置荒废、荒草丛生……整个村庄挣扎在贫困线上,人口外流,濒临消失。

  短短几年,铜板屯到底发生了什么?它是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的?说起铜板屯的复苏,那就离不开本文的主人公——龙革雄!

  乡愁深深回乡创业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铜板屯还是一个热闹的村庄,有20多户人家上百口人居住。海拔较高的铜板屯四面环山,村落像处于一个巨大的天坑之中,当地群众以种植李树为生,每逢李花盛放之时,人们仿佛置身世外桃源一般。

  “我们小时候,房前屋后种的都是李树,李花雪白雪白的。傍晚时分,家里舍不得点煤油灯,我们就坐在李树下看书,春风拂过,漫天的花瓣纷纷落下……”龙革雄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依旧幸福感满满。

  1986年,因家境贫寒,初中还没毕业的龙革雄就辍学回家种李树。由于铜板屯地处大石山区,土地贫瘠,加上缺水,龙革雄家种植的20多亩李树收成不好。收获的李子他要肩挑背扛几十里山路去卖,也换不回几斤米。为此,1992年,24岁的龙革雄结束了6年“靠天吃饭”的生活,到城里务工。然而,多年过去了,原本希望在城市大干一场的他,并没有过上富裕的生活。村里很多其他的年轻人也拖儿带女外出打工,也有人举家迁居山外。铜板屯在人去村空中渐渐没落,漫山的李树李花也因为无人打理,而在山角落里花开花谢,果熟果落。铜板屯逐渐成为一个“空巢村”“老人村”,只剩下几个老人留守。

  “父辈们年纪大了,我们再不回来,这个寨子可能就消失了。如果故乡没了,根就断了,我们将何以安身立命?”故乡的贫穷衰落,深深刺痛每一个铜板人的心。2012年春节后,在外务工20多年的龙革雄和几个堂兄弟决定留在村里,他们用打工攒下的的钱作为启动资金,成立了“融安县铜板高山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龙革雄被选为理事会理事长,开始实施长达7年的“拯救故乡计划”。

  艰难前行不忘初心

  “刚开始那会,很多村民不理解,不敢入股合作社。”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的一年,村民的观望态度,怀疑初衷的风凉话,曾让龙革雄回乡“拯救故乡”的信心陷入窘境。但他没有放弃,没有太多的解释和劝说,默默的用实际行动坚持开荒种树。

  “由于刚开始家里还没有收入,妻子不敢回来,在柳州一边打工一边带孩子,我们家是我一个人先回来的,白天我就和堂兄弟们上山开荒、种树、修路,晚上守着空落落的寨子,就像山上的和尚一样,现在想想,那段日子真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说起“拯救故乡”的艰辛,龙革雄看似平淡的眼神里有些闪烁。那几年,新种的果树还没结果,再加上冰雹、洪水等灾害,农作物基本没有收成,龙革雄仅靠着合作社微薄的工资,艰难维持日常开销。龙革雄说,大伙都是熬过来的。

  “但不管怎样,我们几个人一直没有忘记回来的初衷,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龙革雄兄弟的坚韧行动感动了其他的村民,在艰难的发展过程中,合作社得到了乡亲们的大力支持,村民们开始以土地或现金形式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对铜板屯李花、葡萄、土鸡、土鸭等产业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经营,抱团发展。也有村民自发和龙革雄等人一起上山开路、开荒种树,在石头缝里插种李树、桃树、山野葡萄、蓝莓、樱桃等,逐渐形成了750余亩观光采摘果园,借此机会,村里还办起了农家乐和特色观光游。一些常年漂泊在外打工的村民陆续回来帮忙,原来的“空巢村”也渐渐有了生机。

  看着群众的内生动力那么足,工作干劲那么大,当地政府也借助“清洁乡村”和“生态乡村”建设的契机,先后争取到扶持资金500多万元,用于改建铜板屯屯级道路、人畜饮水、农作物滴灌、旅游基础设施等。

  “龙革雄几兄弟带动了村民的积极性,以前有公司想来屯里投资,但看到落后的基础设施就打了退堂鼓;现在路好了,硬件设施逐步完善,村民也热情纳客,越来越多的公司愿意来屯里投资。”崖脚村村委会主任覃小锋说,现在已经有很多公司来铜板屯投资蓝莓、李树、野葡萄等种植项目,目前已开始见效益了。

  脱贫致富牢记党恩

  由于带头有方,2015年10月,47岁的龙革雄被村民们推选为铜板屯屯长。龙革雄带领村民们一起,充分发挥合作社在精准脱贫中的带动作用,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在农产品销售、务工安排、资金入股等方面向贫困户倾斜,走出一条“合作社+”的脱贫新路。

  铜板屯在他的影响下带来了变化,所在的崖脚村2018年实现了整村脱贫,铜板屯9户建档立卡户也全部脱贫。“融安县铜板高山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也由最初的几户发展到现在辐射周边村屯的105户,农家乐也从龙革雄带头的两三家发展到现在的8家,仅8户农家乐每年就可为当地群众带来50万元的收入。

  “去年在合作社的经营下,100亩的山野葡萄都挂果了,产量在10万斤左右,大家都得到了一笔可观的收入!”看着村民渐渐富起来,龙革雄满满的获得感洋溢在脸上。

  “现在我们村的李花又出名了,游客也多了,土鸡土鸭都不愁卖了。”村民罗伟枝一边宰着土鸡待客,一边介绍说,上次有柳州的客人吃过土鸡后,还发动身边的朋友买了很多,去年养了1000多只土鸡,都不愁卖。

  “如今,我和老婆不用起早贪黑跑几十里山路去城里卖粑粑了,城里人来我们屯里旅游了,每天在家门口就能挣两三百元。”年过七旬的龙耀星,一直靠做红薯粑粑、糯米粑粑等小吃维持生计。以前,老两口都是挑着担搭车到城里卖,如今享受着铜板屯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红利,生活也不用子女操心了。

  如今的铜板屯,春来百花开,夏来瓜果甜,秋来枫叶黄,冬来腊肉香,游客络绎不绝。7年“拯救故乡计划”已初见成效,这个默默无闻的偏远小山村,开始变成远近闻名的休闲养生旅游景区,还被评为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广西绿色村屯”和“全区旅游扶贫重点村”。

  龙革雄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也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他还被评为融安县“2018年度脱贫攻坚奋进类先进个人”,崖脚村铜板屯致富带头人;2019年年初,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龙革雄说,人不勤快,再好的政策也没有用,政府给我们提供了政策,我们要靠自己,凭自己的双手,让日子越过越好。在合作社工作、开农家乐之余,龙革雄还发展了山鸡、土鸭等产业,酿制了野葡萄、李子、蓝莓酒;今年,他又开始尝试养殖了兔子、孔雀、羊鼠等,还寻思着把自己的家改造成民宿宾馆,借助乡村旅游,进一步增加收入……在龙革雄身上,我们看到奋进的脚步一直不停歇。

2019年3月9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龙革雄(前排右二)一家人在展示自家农家乐的食材。(覃庆和 摄)

  2018年8月5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龙革雄在给山鸡喂食。(覃庆和 摄)

  2018年5月15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东起乡铜板屯,合作社理事会理事长龙革雄在采摘桃子。(覃庆和 摄)

  2018年8月25日,在广西柳州市广西柳州市融安县东起乡铜板屯,龙革雄的妻子罗伟枝在晾晒笋干。(覃庆和 摄)

  2019年2月28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游客在购买当地土特产。覃庆和 摄

  2019年2月28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拍摄的李花掩映下的铜板屯。覃庆和 摄

  2018年8月5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龙革雄在查看山野葡萄酿酒情况。(覃庆和 摄)

  2019年7月9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龙革雄在准备午饭菜。(覃庆和 摄)

  2019年7月9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拍摄龙革雄的获奖证书。(覃庆和 摄)

  2019年7月22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龙革雄在铺设石板。(覃庆和 摄)

  2019年2018年3月1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东起乡铜板屯,龙耀星夫妇在制作当地特色食品。(覃庆和 摄)

  2019年2018年8月5日,航拍广西柳州市融安县东起乡铜板屯的路。(覃庆和 摄 )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拔萝卜的萝卜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