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24日 来源:凌云县委宣传部 作者:米儒聪 冯冬月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去年,在乡政府的帮助下,我靠种桑养蚕赚了四万多元,高兴得很!”这是黄志的原话。笔者得知他竟是辞去工人工作,返家种桑养蚕的致富能人,很是好奇,忍不住一探究竟。

  黄志,系凌云县沙里瑶族乡那伏村吕下屯人,家庭人口5人。近日,笔者驱车经过高高低低、起起伏伏、弯弯绕绕的山路,实地去了解他的情况。

  “说起黄志,他现在在那伏村可是名人了,无人不知他靠种桑养蚕发了财。”路上,那伏村村支书黄忠壮介绍说,“他从2010年3月份到浪伏村茶叶厂做茶叶加工管理员,直到2015年11月沙里乡桑蚕办杨胜良主任下队到吕下屯宣传发展农村种桑养蚕产业,有政府政策、技术的支持,他听了后很感兴趣,就辞去了茶厂的工作,回家开始种桑养蚕。”

  见到了黄志,他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留着一个寸头,很是精神。“我在茶厂当管理员那几年,每个月工资也有三千多元,为了照顾家庭,所以狠下决心辞职回家种桑养蚕,当时就报名冬种桑园45亩,建起了蚕房。遗憾的是初学养蚕,技术掌握不够好,加上16年时蚕房建设不足,只养了6批蚕,收入两万元左右”。尝到甜头的黄志更加坚定了种桑养蚕的信心。

  据乡桑蚕办主任杨胜良介绍,黄志吃苦耐劳,非常能干,通过参加种桑养蚕技术培训和自主学习,2016年,他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大成绩。第一年种桑就成功养蚕6批,非常不容易,这为沙里乡嫁接大桑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部分群众看到黄志得到了“甜头”,赚了钱,也就开始跟着养,他领着黄廷明、黄大品等五户村民成为了那伏村第一批养蚕农户,成功养蚕88张,每张约85斤,共7480斤,74.8担,平均20.5元的收购价,价值153340元,他们拿到卖蚕现金的时候,都笑着说辛苦付出得到了回报,很值得。

  目前,那伏村有63户村民加入了参加了桑蚕合作社,其中,有21户贫困户,新种桑园617.5亩。在他们的带动下,那伏村那塘、六啦等农田约207.5亩实现了集中统一、连片、大面积种桑。

  “18年开春后,我要新种30亩桑园,继续带领更多的村民加入种桑养蚕队伍,让邻里乡亲不外出打工也能有更多的收入!”黄志信心满满地。

  “哈哈哈哈……你这是典型的‘辞去铁饭碗,捡得个金钵钵’啊!”大伙笑他说。(通讯员米儒聪 冯冬月)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