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01日 来源:凌云县委宣传部 作者:李 磊 黄元荣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河洲村蔬菜基地一角

  河洲村蔬菜基地一角

走村串户动员群众发展蔬菜

  走村串户动员群众发展蔬菜

下甲镇河洲村公共服务中心

  下甲镇河洲村公共服务中心

媒体采访陆振周带领群众发展蔬菜事迹。

  媒体采访陆振周带领群众发展蔬菜事迹。

陆振周与群众一起收蔬菜

  陆振周与群众一起收蔬菜

陆振周与群众商讨蔬菜生产事宜。

  陆振周与群众商讨蔬菜生产事宜。

陆振周晚上与群众一起收蔬菜

  陆振周晚上与群众一起收蔬菜

陆振周村蔬菜协会共同研究蔬菜销路事宜

  陆振周村蔬菜协会共同研究蔬菜销路事宜

 

 

  首府来的第一书记在凌云种菜,还把菜卖到了城里,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里所说的种菜,并不是“两亩地一头牛”的生产方式,而是凌云县下甲镇河洲村第一书记陆振周为了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而发展的无公害蔬菜产业。2016年,陆振周带领群众在河洲村开辟了80亩的无公害蔬菜地,将村里的无公害蔬菜产业红红火火地办了起来,这一举措得到了村里乡亲的支持,让大伙看到了脱贫的希望。为此,当地群众也称他为“菜书记”。

  多方考察 带领村民种无公害蔬菜

  凌云县下甲镇河洲村位于凌云县东南部,距离县城10公里,全村共有22个自然屯1293户,其中贫困户168户(2017年)。村民多以种植山茶油等作物及外出务工为主,自身的脱贫能力并不高。陆振周来自于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崇左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2015年10月7日,来到河洲村任第一书记的他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说:“一个村没有产业很难发展,要改变生产路子。”于是,经过一系列的咨询、调研、学习和讨论,他决定从无公害蔬菜等方面着手发展脱贫产业。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食品的质量也更为注重,一些绿色无污染的食品越来越受大众的喜爱。河洲村有土地、有水资源,当地农民也有种植基础。经过到德保、田阳等地考察,参考了各地做法,大家一致认为无公害蔬菜是非常有市场而且适合河洲村发展的一项产业。”陆振周告诉记者。

  在陆振周的带领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广西凌云县下甲领航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6年6月成立。合作社现有农户51户,其中贫困户41户,产业包括野山猪及无公害蔬菜等。目前,无公害蔬菜产业的产值共17万元,农户可通过入股方式参与,也可通过劳务方式参与种植,获得每天120元的收入。

  2016年底,占地80亩的无公害蔬菜地应运而生。陆振周对它的未来充满期待,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困难重重。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村民们的质疑之声。“种菜卖也能脱贫”“卖不出去怎么办”……不少村民对无公害蔬菜持怀疑的态度。为此,陆振周不仅走村进屯,一家一户作动员,同时也在第一季度的收获中用12万斤销量的成绩取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在家门口种菜比以前轻松多了,挣的都是现钱,当月结算,见了现钱心里头真高兴。”凌云县下甲镇河洲村九洞屯村民黄海山乐呵呵地说。

  勤于推介 解决蔬菜销售难题

  把菜种出来容易,但怎么销出去却是个问题。2017年清明节收假后,合作社迎来了第一批蔬菜的采摘。5万斤蔬菜,一个星期之内要全部卖完。这是陆振周遇到的第二个难题。“青菜属于特别难保存的一种商品,留在地里太久,菜里面的水分就会蒸发,就会贬值。所以蔬菜销售比其他作物要为困难。”陆振周说。

  该怎么销往哪里销如何快速地销早在此前,陆振周就思考这个问题,他将目光瞄准了学校及高速公路。“学校对蔬菜的需求量很大,同时,我也想到了我们公司,公司有不少下属子公司,像收费站等一些地方都有需求。”陆振周起早贪黑去沟通交流,同对方反映河洲村的情况,不少学校及单位都愿意购买这一批蔬菜。

  卖菜当天,陆振周找来车辆,从上午9点开始摘菜,下午3点直接从凌云出发。为了节省成本,他仅同另外两名合作社成员前往。3人坐在装载了满满5000斤青菜、2000斤豆类的车辆上,经过7个小时的颠簸,于第二天凌晨到达了南宁。“到达崇左的时候已经是12点多,我们连夜赶回来,因为第二天还要接着卖菜。”陆振周告诉记者,虽然辛苦,但是心里高兴。他清楚地记得,那一次,他们挣到了16000多元的菜钱。“那是我们的第一桶金。”陆振周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好消息很快传到了村里,无公害蔬菜种植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村民们反映强烈,还有不少村民前来询问表示要参与其中。“群众们响应非常积极,今年,我们还打算扩大规模,把无公害蔬菜的种植面积扩大到150亩。”陆振周说。(李 磊 黄元荣)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